4月7日,福建海淘樂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福建融達通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福建海外購網絡技術有限公司3家首批同業聯合擔保試點企業向福州海關隸屬馬尾海關遞交了《同業聯合擔保企業專項評估表》和總金額150萬元的中國銀行同業聯合擔保保函,標志著同業聯合擔保正式實施。
同業聯合擔保是福州海關和中國銀行福建省分行在全國首創的一項海關稅款擔保改革措施,也是今年福州海關重點推出的一項創新舉措。該模式突破了現行進口企業只能自行申請海關稅款擔保的模式,允許同一行業或同一產業的企業中,由大公司向銀行申請海關稅款保函,供中小微企業辦理通關事務,中小微企業憑此保函申請辦理海關事務擔保,不用再自行繳納保證金,大大減輕了中小微企業通關擔保的資金壓力,激發了企業開拓業務的動力,對促進新興業態發展,扶持中小微企業具有重要意義。
瓶頸:中小微企業資金周轉難
據福州海關關稅處副處長蔡元興介紹,在當前國家經濟轉型背景下,跨境電商、展會交易等新興業態蓬勃發展,這些新業態的主體很多是中小微企業,資金量有限。
而進出口企業在辦理通關業務時一般要提供稅收擔保。例如跨境電商行業,海關允許企業先銷售進口商品,下個月再集中繳稅,但前提是必須提供一定數額的稅收擔保。目前海關稅收擔保主要采取現金保證金和銀行保函兩種形式。雖然相對于現金保證金,一般銀行保函的費率較低,實際占用資金較少,但門檻較高,多適用于大型企業、國有企業等在銀行有較高授信額度的高資信企業。
尤其是近兩年來,受宏觀經濟影響,銀行收緊信貸,中小微企業申請保函更加困難,甚至基本無法獲取銀行保函,辦理通關業務時只能提供現金保證金,這勢必占用中小微企業已經十分寶貴的現金流,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中小微企業進出口業務的發展。
解局:同業聯合擔保實現多方共贏
在中小微企業遇到資金周轉難題的同時,福州海關了解到一些第三方公司,如跨境電商平臺、貿易市場平臺等多由大型企業創建和運營,實力較強,在銀行普遍有較高的授信額度,保函費用低,申請保函比較簡便。而且他們對入駐平臺的企業可以有效管控,出于吸引客戶、擴大市場占有份額的目的,愿意為相關企業提供擔保。
如何減輕中小微企業資金壓力,助力中小微企業健康快速發展,成為擺在福州海關面前的新課題。經過反復調研論證,福州海關在全國率先提出同業聯合擔保模式,并經海關總署批準試點。
該模式允許跨境電商平臺、展會平臺等有實力的第三方企業申請保函,為入駐平臺的中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一方面減輕中小微企業的擔保資金壓力,讓中小微企業可以把有限的資金用在擴大經營上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推動平臺企業吸納更多客戶,實現“同業擔保,資金共用,利益共享,發展共圖”的共贏目標,推動新業態快速成長。
紅利:門檻低激發企業申請積極性
有幸成為首批試點企業的福建海淘樂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供應鏈經理陳昊介紹說,原先企業按月繳納保證金,發貨量越大,繳納的保證金就越多,占用的資金就越多,進貨計劃只能放慢,業務無法擴大。實施同業聯合擔保后,由跨境電商平臺企業向銀行開具保函給海關,海關根據保函額度先行放行進口的商品,替代了原先的現金保證金,降低了企業資金占用,提高了資金周轉率,讓企業更有動力拓展業務。
據福州海關介紹,這項稅收擔保新政的申請門檻也很低,只要是一般信用及以上、遵守海關稅收征管法律法規,納稅及時,申請之日起前一年內無欠稅或滯納記錄的企業,都可以申請開展同業聯合擔保業務,這就意味著絕大部分企業都符合條件,可以申請開展該業務。
目前,同業聯合擔保業務率先在福建自貿試驗區福州片區和平潭綜合實驗區的跨境電商、展會和平行進口車行業試點,并將逐步進行復制推廣。(林宜/文)
涉案2.5億元 南京海關查獲2萬余噸走私白糖沈陽海關為“歐亞新通道”提供便捷服務(轉載)太原海關讓“軟肋”變成“強筋” 全省物流業發展船舶碰撞及責任蘭州海關前9月進賬30億海運物流成本降低的辦法(一)廣州白云空港關檢簽署“三互”合作備忘錄廈門海關服務兩岸“大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