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北海關對口幫扶的高州市分界鎮豐林村,常住人口770戶、4337人,貧困戶99戶、227人,屬于廣東省確定的相對貧困村。
1年4個月前,龔俊帆接到駐村扶貧任務時,內心忐忑、極度失眠。一年后,百香果項目初見成效,就在受臺風影響的這兩個月,他又成功幫助果農銷售百香果3000余斤,還成為了分界鎮“坊間御用”的百香果汁調制師傅。
龔俊帆在進海關前,已有著6年地方基層經歷。駐村,又恰似一道閃電,劃破生活的平靜。責任和擔當,碾壓著神經,他深知駐村難度之大。一度,他問自己:“海關聯系貧困村的樞紐和橋梁,如此重任,我可以嗎?”
盡管有心理準備,對貧困戶逐一摸查,小龔的心一次次被刺痛。“肢體精神多重殘疾”、“父親因車禍過世,母親離家出走”、“被重物擊打,植物人4年”……聽著貧困戶含淚講述,他手握的筆越發沉重,字跡力透紙背。
150天深層次摸查,大范圍走訪村長、村代表、貧困戶,他總走訪時間超過1000小時,相當于每天連續工作7小時,持續不休5個月。盛夏夜間,破舊的宿舍殘留著上個世紀記憶,窗戶有一半已經損毀,錄入材料的電腦和打印機不斷死機、卡紙,一通接一通催促錄入進度的電話,一份接著一份通報進度的公文……面對這一切,他都咬牙堅持了下來。
困難壓不倒小龔,如何精準式扶貧,點準脫困“穴位”,才是他纏在心頭的結。拱北海關黨組惦記著他,同事們惦記著他,關領導要求為他更新配置扶貧辦公設備,關鍵時候,關黨組到村里看望他,組成工作小組,理清扶貧思路。
領導說:你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你身后有3000多拱關人。
小龔心頭燃起了火。走訪途中,每翻山過河,他就看看山頭能種什么,河邊能種什么。蔬菜、火龍果、辣椒、蜜柚、百香果……每一種產業,都無數次在腦海中打轉。白天見到農戶,他遞上本地人最愛的水煙筒,邊抽邊聊種植;晚上,借著星光月光開會,跟大家一起琢磨項目。
經過多次調研,拱北海關與地方協商,施展“點穴”式扶貧,籌措資金,為豐林村建立百香果產業。產業基地規劃面積300畝,首期種植100畝,種植農戶103戶,其中貧困戶40戶,扶貧人口99人。
2016年12月23日,第一棵百香果種苗在豐林村種下,也萌生了全體拱關人和村民的扶貧新希望。
由種植開始,扶貧晉級之路鋪開,龔俊帆自稱“最摳門的扶貧隊長”——基地棚架建造,需要使用鋼管、鋼絲、百香果網等材料,為了保證使用材料物美價廉,不浪費一分一毫,龔俊帆嚴格控制資金使用。從供應商報價、村“兩委”初審、村民代表大會確定、供應商送貨、使用效果反饋及資金審批,均形成嚴格的采購流程,供應商無不感慨“這是最難掙,也是掙得最放心的錢”。
看到剛種下的百香果苗破土而出,未婚的小龔感覺自己“有了”一群寶寶,于是費盡各種心思:寶寶要購置最好的奶粉,好的,就把最適宜的養分肥料拉到田間;寶寶要聘用最稱職的保姆,好的,那就組建最專業技術團隊。在百香果每一個成長環節,小龔都樂滋滋當好守護者,成為最有愛心也最嚴格的種植管理員。
不到半年的時間,豐林村破天荒產出并銷售了9000余斤百香果。500多里外的海關人也為之高興,黨團組織發出號召,朋友圈自愿打廣告,很多海關員工紛紛認購來自豐林村“親戚”們的收獲。村民們樂了,小龔作為百香果“小王子”的稱號不脛而走。
龔俊帆顧不上高興,農產品有著靠天吃飯的屬性,第一批收益并不算高,他不斷摸索新的銷售模式。
同事親友銷售法、自創相親打包派送銷售法、周邊超市及奶茶店推廣法等,他又成功幫助果農銷售百香果3000余斤,解決了臺風影響后的銷售難題,并且成為分界鎮“坊間御用”的百香果汁調制師傅,風靡一時。
在豐林村貧困戶眼里,小龔就是最可愛的人、最值得信賴的“自己人”。今年8月下旬,強臺風“天鴿”和“帕卡”相繼橫掃廣東,豐林村遭受極端天氣影響,由于百香果根系淺,接連幾天大雨襲擊,種植基地告急。緊急情況考驗著黨性,作為駐村干部的龔俊帆,第一時間帶頭加入村值班巡邏隊。
在勘察基地附近情況的時候,小龔發現置換塘水庫泄水閥沒有打開,如果任由情況發展,持續的降雨就很可能導致崩堤潰壩,泥石流傾瀉而下,將毀掉整個百香果基地。情況緊急,龔俊帆率先跳入水庫,與塘主摸索著開閥泄洪,避免了重大災害發生。其實他是不會游泳的,上岸后,小龔后怕得直冒冷汗。(梁倩/文)
青島海關企業管理窗口服務企業過萬家進出口許可證管理浙中地區首個綜合保稅區正式封關運作文化產品出口增長結構優化如何找專業懂汽車報關的公司國際航空貨物運輸的特點(一)深圳海關查獲貨車蓄電池暗格藏銀磚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全面覆蓋江蘇20個綜保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