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汕頭特區晚報》報道
編者按:汕頭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將于2012年1月5日至10日(含預備會議)召開,市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也將于2012年1月5日至9日召開。為營造濃烈輿論氛圍,展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履職情況,本報今日起推出“市兩會前奏”欄目,敬請讀者垂注。
悠悠百年,屹立于外馬路2號的汕頭海關鐘樓見證了汕頭開埠史,今天仍然散發著獨特的魅力(見圖)。就在去年,這棟承載著汕頭繁榮與發展的珍貴老建筑卻差點“淹沒”在一片新生建筑群中,主體結構出現損壞,令各界人士揪心。2010年8月份,8名市政協委員緊急聯名發出呼吁:汕頭海關鐘樓的搶救保護刻不容緩!記者近日獲悉,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下,百年鐘樓將與有關規劃相結合,成為一個集郵輪碼頭、潮汕文化展示、親水休閑和保留歷史印記的潮人碼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汕頭海關鐘樓由英國人始建于1919年,1921年建成,是汕頭開埠以來最早的建筑之一。汕頭海關的前身潮海關解放前在此樓辦公,解放后至1988年,海關鐘樓也一直是汕頭海關總部機關的辦公所在地。原來的海關鐘樓是兩層樓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面積1556.2平方米,長方體結構,走廊環繞四周,內部裝飾考究,鑲嵌在其正門樓頂的大鐘為大理石面,黑色羅馬數字,海關鐘樓也因此而得名。
汕頭海關鐘樓早在1994年就被汕頭市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12月正式啟動對鐘樓的修復工程,保留了原來歐式古典建筑風格,并作為汕頭海關關史陳列館對公眾免費開放。由于老市區改造,海關鐘樓現狀不容樂觀。2010年8月,市政協委員蔡述彪、陳漢初、何世強、蔡奕武、黃丘克、陳荊淮、佘衛平、彭曉暉8人聯名發出呼吁搶救保護刻不容緩。
市政協委員建議:一、市有關部門要對鐘樓周邊的施工加強監督,確保鐘樓得到安全保護;二、市政府應盡快協調有關部門,按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要求和市政府有關文件,擴大《規劃方案》中海關鐘樓的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使之符合有關規定;三、從打造旅游文化景觀的角度出發,建議海關鐘樓正門應面對海濱路,門前多余的地方應為空地,使之成為海濱路上一處顯眼的歷史人文景觀,增添海濱路風景帶的文化韻味。
市政協教文衛體委員會主任蔡述彪近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通過政協主席團與委員們的不斷呼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對海關鐘樓的保護也納入了有關潮人碼頭的規劃中,不僅給海關鐘樓留出足夠的空地,還將結合潮人碼頭的建設,將其打造為保留汕頭歷史印記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汕頭開埠、港口發展、海關史、開放史的一個歷史見證。蔡述彪認為,我市新一屆領導班子充分尊重民意、重視政協工作,擁有高瞻遠矚的眼光,才使海關鐘樓保護問題得以妥善解決。
關于水路運郵的規定(三)蘿崗海關截獲國家一類管制精神藥品7800粒釋誠信紅利 解企業“憂愁”青島海關 品牌通關我護航-煙臺海關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見成效海關多措并舉擴大豬肉等肉產品進口拱北海關查獲外輪供船物品中涉嫌侵權上海進口催化劑的清關資料上海進口化妝品半成品報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