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9點38分,隨著海關關員張玥輕點鼠標,浙江慶茂紡織印染有限公司14噸進口棉紗快速辦結所有報關手續,順利通關。這意味著杭州保稅物流中心順利啟動了進口分類通關改革。同一天,杭州海關轄區的駐郵局辦事處、義烏、金華海關等9個監管點也啟動了這項改革。加之此前已經全面實施的出口分類通關改革,至此,遍布全省的、杭州海關38個監管點全部實現進出口分類通關,全省數千億美元的進出口商品今后將享受到分類通關帶來的通關便利。
分類通關改革是海關改革傳統監管通關作業模式、營造便捷高效通關環境的一項重大變革舉措,也是海關總署最近出臺的穩定外貿增長16條措施之一。杭州海關監管通關處負責人表示,進出口分類通關改革體現了“守法便利、違法懲戒”的管理理念。改革后,海關作業方式將由以前的“紙面人工為主、逐票審核”向“電子自動為主、重點審核”轉變。海關根據企業資信情況和進出口商品的種類、價格、許可證件、航線、物流等各類風險要素對報關商品分門別類,分別實施“低風險快速放行”、“低風險單證審核”、“高風險重點審核”等三種通關作業模式,從而確保資信好、風險低的進出口商品能夠簡化手續、快速通關,實現海關監管資源的優化配置。
分類通關改革的實施給廣大進出口企業帶來了福音。浙江報關行有限公司的報關員小謝說,公司代理的棉紗被海關審核為低風險貨物,電腦審核后直接放行,非常方便,物流、時間成本都節省了不少。
但分類通關改革并不意味著一味地、無原則地快速放行。杭州海關監管通關處負責人表示,分類通關是建立在有效監管和科學分類的基礎上,低風險貨物實現快速放行的同時,將會集中監管資源對高風險貨物進行重點審核,從而優化海關監管資源配置,更好地履行把好國門的職責。(馮春鳴、張山翁/文)
寧波海關積極鋪就兩岸文化交流快速通關路泉州口岸迎來首票ECFA進口臺貨 順利通關浙江自貿試驗區海關創新舉措成效初顯舟山口岸鐵礦石進口量創新高“窗口老王”的4550天通關歲月廣州海關關區首票水運冰鮮豬肉運抵香港 助香港市民“菜籃子”供應穩定豐富“走出去+請進來” 解企業疑難二手設備進口清關代理經驗分享大連海關為漁業博覽會保鮮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