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這張原產地證書該如何填報?”
“請問我這個退稅申請是否符合政策規定?”
“這項進口商品的歸類是否申報正確?幫我一起看看。”
寧波海關現場業務處的通關大廳里,總有一個身影在不停忙碌,接受著報關員和企業的海量咨詢,幫著同事一起解決各類通關疑難問題,日復一日。
他就是“老王”,全名王宇青,是寧波海關通關業務一線的一名普通關員。精通業務,樂于助人,35歲的他被同事們親切地稱為“老王”。
打鐵還需自身硬
就職12年,在4550天通關業務一線的歲月中,老王接受各類咨詢1.5萬余次,審核報關單超過43萬份。事事有應答,單單零投訴,他成為了單位里名副其實的青年業務標兵和通關能手。
但這些成績,在老王眼里都是再平常不過的日常工作。
近幾年隨著海關業務改革的加速,新政策、新改革在促進通關便利、釋放經濟活力的同時,也對業務一線的通關人提出了新的要求。更新知識體系、走在改革前列,老王早早定下了目標。從無紙化報關到通關一體化,從稅費電子支付到匯總征稅的實施,他總是第一時間仔細鉆研,從對新業務的陌生,到帶動同事們一起學習研究,他的目標是確保業務一線將各項改革紅利落到實處。
堅持不懈的業務學習、長年累月的經驗積累練就了老王的一身本領。去年新的進出口報關單上線后,沿用了近8年的報關單迎來了結構上的優化升級,不少報關員和企業在貨物申報時卻遇到了難題,沿用的輸單習慣無法適用新的報關單,他們第一時間想到了通關一線的這位“問不倒”。每一個電話咨詢,每一回窗口詢問,每一次申報解釋,老王都耐心細致地解答,直到對方滿意。而這些的背后,是這位通關人堅韌不拔的鉆研精神和學習業務下的苦功夫。
把麻煩留給自己
通關效率,是外貿企業最關心的問題。對于老王來說,工作的價值就體現在將最優質高效的通關服務帶給前來辦理業務的每個人。
在復雜多變的外貿環境下,貨物通關也迎來了新的挑戰,老王總能扮演好“全能客服”的角色,治好各類疑難雜癥。去年夏天,煙臺一個漁業公司申報進口一批凍魷魚,因船期改變,周五下午才向寧波海關申報,卻遇到了無運抵信息導致無法放行的情況。如當天無法放行,會導致合同違約,對企業來說是巨大的損失。通過請示匯報,積極與物流等部門聯系,最終這批共有63個冷凍柜的貨物及時放行,為企業減少滯箱費、滯港費等損失約10萬元,也消除了企業違約的風險。平日工作中,許多企業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時,真的不知道該怎么做,而老王總能替企業著想,他把麻煩都留給了自己。
隨著工作的逐步開展,窗口業務量不斷攀升,小小的大廳有時甚至日均人流量會達幾百人次。為了保障“當日號當日畢”,他總是早早趕到窗口,堅持到最后離開,常常犧牲中午休息時間,即使加班也毫無怨言。
窗口工作就得將心比心
“三尺窗口無小事,一問一答總關情”。老王所在的窗口每天都會接到各種咨詢,小到哪里可以領取報關單,或是通關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復雜的突發情況,這些都能得到他的熱心解答。每天審核大量報關單的同時,他也把誠摯的微笑和暖心的服務送給了外貿企業。
科里同事都稱贊老王是通關能手,可他卻只把自己當“通關老手”,而同事最佩服他的,就是“將心比心”的工作態度了。就在前幾日,寧波某石化公司從馬來西亞進口一批塑料粒子,他在審單時發現該票貨物未提交優惠原產地證,而憑他的經驗,許多企業申報這類貨物時會提交原產地證書,這張證書能免去貨物6.5%的關稅,他主動將這一信息告知企業,果然是企業因為資料傳遞失誤忘記申報,小小的舉動為企業節約了幾萬元的進口成本。
這樣的小事,在老王身上,幾乎日日可見。一些業務改革之初,有的企業不愿意嘗試。新鮮事物被人們接受總是需要一個過程,許多顯而易見的優越性容易被改革轉型的陣痛淹沒。他在答復企業咨詢后,總會借機宣傳改革帶來的各項便利,將最新的政策動態告訴對方,帶去外貿的信心。
偶爾,也會遇到性子急的辦理者,他都會靜靜地聽完對方的訴求,然后語氣平和地給出答復。“在窗口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只有這樣才能讓企業和報關員真正滿意。”在老王看來,每一單報關的貨物都是企業的大事,一點都怠慢不得。
在整個寧波海關,有不少像老王一樣的海關人,一步一個腳印,在通關、查驗、旅檢和物流等崗位上發揮著“正能量”。一次次快速審放、一次次熱心解答、一回回暖心的服務……他們努力打造高效便捷的一流通關口岸,以優質的服務贏得了群眾的好口碑。(趙悅辰/文)
知識產權海關保護的“義烏樣本”深圳海關爭做地方經濟發展助推器(轉載)海關辭典:貨物監管“出口監管倉”為企業出口賦能深圳海關多項創新舉措促外貿企業穩出口AEO高級認證助汕頭企業“綠色通行”寧波海關打好“組合拳”助力華東地區唯一進口羅漢松指定口岸高質量發展湛江海關12360服務熱線榮獲“全國巾幗文明崗”榮譽稱號武漢的報關行怎么找_選擇武漢的報關行的8點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