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女孩楊淼終生難忘去年的8月26日。數天前,從小命運多舛、患有溶血癥和哮喘的女孩如愿收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但看著學費繳納清單上的一串數字,看著病榻上虛弱的媽媽和患有精神病的爸爸,她的心跌入谷底。直到這一天一大早,狹窄陰暗的家里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此起彼伏的笑聲把屋里的藥味、潮濕的霉味滌蕩一空。對于楊淼,他們是熟悉又陌生的。熟悉的是,他們和6年前一直資助自己的好心人一樣穿著海關制服;陌生的是,他們是接過愛心接力棒,將陪伴她大學生活的廣州海關又一群年輕人,這一天專程送來助學金和生活必需品。靠著滿滿一墻的獎狀,暢想著美好的校園生活,楊淼終于笑了……愛心接力棒,是廣州海關青年志愿服務隊奉獻社會眾多形式中的一種,主旨是通過傳承,讓資助對象不受機構調整、人員更替,無間斷地受到扶助。
2007年2月,赴佛崗縣慰問貧困戶10戶。
2007年9月,參加番禺區全民志愿行動周活動。
2008年5月,在地方血站登記成為候補血源單位。
2009年3月,上門看望番禺區市橋街4戶孤寡老人。
2011年3月,前往番禺區沙頭敬老院進行現場文藝表演。
2012年2月,與西藏衛視聯合開展“學雷鋒、捐舊物、獻愛心”活動,募集衣物、棉被、書籍、玩具等1200多件。
2012年3月,開展“粵志愿?粵幸福”學雷鋒志愿服務進社區活動,免費提供電器維修、衣服修補、醫療咨詢、理發等服務。
……
以上是廣州海關下屬番禺海關團總支工作日志摘要。5年多來,這支團員青年志愿服務隊,從捐資助學、無償獻血,到探望孤老、走進社區,被很多人稱為“流動的服務站”。
除了積極參加社會公益,廣州海關的團員青年也立足崗位,將志愿行動體現在工作之中。2010年11月,在廣州亞運會召開之際,關團委發出組建廣州海關青年志愿者服務隊的倡議,成立起一支由全關29個部門的178名青年自愿參加的志愿服務隊伍。在亞運會期間,這支隊伍積極響應廣州海關“服務亞運當先鋒”的號召,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設立了青年文明號志愿服務站點、組隊參加青年文明號“創先爭優,服務亞運”百日活動啟動儀式、組織青年代表擔任“亞運微笑志愿大使”,以及帶領業務骨干組建“亞運突擊隊”,犧牲休息時間支援現場,帶頭幫助維持高峰期現場通關秩序,幫助、引導涉亞人員快速辦理海關手續,為“平安亞運、和諧亞運”做出了積極貢獻,得到了各方的充分肯定。
當志愿活動在廣州海關不斷掀起高潮時,青年關員們也感染和帶動著自己的家人加入這支隊伍,實現“全家齊動員,你我同志愿”。今年4月22日,在廣州市第二少年宮三樓美術課室里,一群孩子正擠在一張大畫布前,有的揮舞著五顏六色涂滿顏料的小手,爭先恐后地印上自己的小手印;有的拿著七彩的小畫筆,聚精會神地信手涂鴉;有的正忙著在一幅幅充滿童趣的“作品”旁鄭重地簽下自己的名字……細心的人會發現,其中的一些小朋友有些“特殊”,他們是一群患有腦癱、自閉癥、唐氏綜合癥或者先天失明的孩子。他們的旁邊,還有一群特別的人。他們穿著統一的服裝,正為孩子們“創造”精彩的作品鼓勵、喝彩。他們是廣州海關的青年志愿者,每兩個星期,他們幾乎都會帶著自己的孩子,利用周末休息時間參加到這個廣州海關與廣州市少年宮特殊教育中心開展的共建活動,它有個溫馨的名字——“手拉手”。這次集體繪畫已經是這個項目自去年啟動以來舉辦的第12次活動了。
從團員青年到廣大干部職工,從個人到家庭,廣州海關青年志愿服務隊懷大愛,做小事,“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成了共同的信念。(關悅/文)
奮進新征程|“智慧海關”引領口岸監管更準更快日本洗衣液進口機場快件報關優點介紹!“決心號”大洋鉆探船首次靠港上海進口鉀肥快驗放 春耕用肥有保障虹口海關“三優先”保障措施 助“雪龍2”號探南極寧波海關抓監督重管理積極推動行風建設方便面進口報關如何操作?方便面報關流程天津開發區海關助民營企業高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