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一批冷水鱘魚經西安海關所屬漢中海關檢疫監管后,在憑祥口岸順利出口。這是陜西活魚首次走出國門。據介紹,該批活魚由佛坪縣秦地南農林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養殖生產,共6噸、價值12萬元。該批活魚的出口將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應,帶動山區特色農業發展,助力農民致富。
鱘魚是冷水魚中食用價值極好的大型經濟魚類,全身除體表骨板外其它部分(含骨骼)都可食用,營養價值極高。地處秦嶺南麓的佛坪縣,是國家南水北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養地。海拔1000多米,植被豐茂、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90.3%,獨特的地理位置,讓這里的天然水溫常年保持在18℃以下,是最佳冷水魚生存地,也是中國野生冷水魚最密布的地區。
該公司2020年12月份已開始洽談出口活魚業務,原計劃今年3月份首單出口,但年初出口目的國出臺新的嚴格管理措施,導致今年以來鱘魚出口困難。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漢中海關積極聯系溝通,針對出口國新要求開展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及時向企業提供技術法規咨詢服務,指導企業根據新要求進一步完善鱘魚養殖全過程監管體系;提前介入,嚴格把控質量關,督導企業做好自控自檢的同時,先后開展了水生動物疫病監測和農產品安全風險監控,確保出口活魚各項指標符合進口國要求。
經過不懈努力,6月中旬,企業產品達到出口目的國新要求,進口手續獲批。漢中海關一方面在嚴控質量的前提下開啟出口綠色通道,保障鱘魚第一時間通關放行;另一方面主動聯系離境口岸海關做好對接,不更換原包裝,最大程度保證活魚成活率和鮮活度。“我們養殖場的鱘魚順利出口,得益于海關在制度建設、技術法規、質量安全管控、出口產品裝運等方面的全流程指導。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擴大出口規模,預計下半年將出口400噸左右。”公司負責人譚娟介紹。(高敏/文)
廢舊CD機不能進蘇州海關查獲1批固體廢物代理韓國有機平坦層材料空運進口報關海關緝私部門的職責權限規定海關知識產權保護贏得國際足聯贊譽泡沫箱暗藏“上下鋪” 閉殼龜“隱身”中華鱉黃埔海關駐鳳崗辦事處打造“智慧海關”實現“智能通關”“榮成蘋果” 外銷內供忙海關助力小竹編“編織”大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