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海關首創加工貿易“參數判別,分類作業”無紙化作業改革,自啟動半年以來,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企業辦理手冊業務的平均時間由改革前的5小時/次大幅縮短至15分鐘/次,效能大幅提升95%,70%的低風險手冊均實行快速審核,受益企業達4000余家。
黃埔海關副關長林建平告訴筆者:“參數判別,分類作業”無紙化改革,其實就是海關用加工貿易差別化和無紙化管理給誠信守法企業帶來更大的便利。傳統保稅監管模式倚重手冊、單證審核,無論企業資質如何、手冊風險如何,業務流程均無差別。與之相比,“參數判別、分類作業”模式根據企業誠信進行風險分類,利用海關通關作業系統將高、中、低風險手冊自動分別判別至“紅、黃、綠通道”,對低風險手冊實行網絡快速辦結,手冊設立、變更業務從企業發送申報數據到海關辦結最快僅需4分鐘;對中風險手冊轉人工作業,對高風險手冊進行重點作業,實現了加工貿易作業的差別化管理,提高了守法便利企業的通關效率。
成立于1999年的精成科技電子(東莞)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和銷售電腦、服務器、電子零配件為主的企業,2013年進出口產值達到3.8億美元。公司關務部主管李玉雯表示,公司進出口業務量較大,每月有30多單貨物,以前每單都需要到海關業務現場辦理手冊設立、變更、核銷等手續。去年年底,該公司作為黃埔海關aa類企業,第一批參與了海關電子化手冊“參數判別、分類審核”改革,很快就嘗到了“甜頭”。由于資信良好,現在企業90%的手冊單證都可以通過“綠色通道”快速辦結,不再需要到海關現場遞單辦理,不僅提高了通關效率,而且減少了企業的來回奔波,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僅僅這一項每月就可以為我們節省七千多元,一年就近十萬元。而且相比以前,現在可以直接在網上操作,更加方便快捷了,海關的這項改革真是不錯”, 李玉雯對這項改革贊不絕口。受益于此項改革,公司2014年1-4月進出口達9600多萬美元。
不僅是aa類企業,在“參數判別、分類作業”模式下,企業享受便利服務的門檻也大大降低了。由于引入了“負面清單”管理理念,在加工貿易手冊設立、變更、核銷環節,所有非禁止、非高風險企業都給予平等優惠待遇,在監管上一視同仁。目前,關區70%左右的加工貿易手冊由“綠通道”人工確認快速辦結,享受“綠通道”便利的企業約占關區企業總數的50%。
其實,對企業而言,通關效率的快慢不僅關系到企業通關的成本,也直接關系到企業交貨的信譽和違約風險。在“參數判別、分類作業”模式中,企業憑借誠信守法獲得通關便利,反過來又增強了其誠信守約的能力,形成了良性循環。
提起這個,南寶樹脂(東莞)有限公司深有感觸。這家位于東莞市黃江鎮裕元工業園區企業,主要生產和銷售鞋材、粉末涂料、合成粘合劑、油漆,屬于典型的化工行業。公司關務課課長陳剛表示,化工行業的特點就是訂單變化頻繁,客戶要求變化快,時效性又特別強,所以經常需要到海關來回變更手冊備案數據。“有時候剛辦理完更新,客戶的電話又打過來,接著我們馬上又得準備資料跑海關”。在參與黃埔海關電子化手冊“參數判別、分類作業”改革后,該公司絕大多數的單證從發送數據到辦結海關手續,最快僅需十幾分鐘,效率提高了20多倍,大大減少了企業訂單的違約風險。“現在海關的效率更快了,我們心里也更有底了,海關給我們幫了個大忙”,陳剛說。
除了差別化管理帶來的守法便利,“無紙化”也是“參數判別、分類作業”模式的顯著優勢。林建平告訴筆者:“企業通過‘加工貿易無紙化輔助信息系統’,可以隨時查詢加工貿易業務辦理的狀態和進度,也無需再遞單、掛號,真正實現了隨附單證網上傳輸、作業流程全程無紙,真可謂關企雙贏”。
來利眼鏡制品(東莞)有限公司(核實是否aa)報關經理駱天明對筆者說到:“我跟海關打交道十幾年了,總體感覺海關的改革有明確的方向:辦事效率不斷提升,守法企業享受到便利措施越來越多,企業進出口通關速度也越來越快。我們企業高層都非常滿意,在不斷增加企業的投資同時,也更加重視自己企業的誠信。因為,海關的改革讓我們相信,誠信就是最大的便利。”(鄭紅芬、張程/文)
普寧海關助力進口設備快速通關投產廈門海關破獲特大犀牛角走私案農用機械進口清關代理手續的操作文章大東港海關助力轄區特色農產品擴大出口荷蘭二手臥式機床清關要多久?_二手機床清關流程時間中歐班列(成渝)第10000列在重慶發出包機運輸協議書樣本(一)今年5家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企業通過海關AEO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