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上午,隨著一聲響亮的汽笛長鳴,一列滿載54個40英尺集裝箱,搭載著筆記本電腦、打印機、花崗石板等貨物的“渝新歐”中歐班列從霍爾果斯鐵路口岸緩緩駛離出境,標志著今年以來經霍爾果斯鐵路口岸進出境的中歐班列突破4500列,再創年開行數量歷史新高。數據顯示,今年截至12月21日晚,共計進出境4507列,相較于去年全年開行總量增長了32.4%。
今年以來,中歐班列開行數量迅速攀升,鐵路運輸對于海運、空運的補充替代效應也愈發凸顯,展現出了強大的爆發力。目前,經霍爾果斯口岸進出境的中歐班列線路已達21條之多,成為了貫通中歐、中亞供應鏈的重要通道。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經霍爾果斯口岸進出境的班列所搭載貨物在商品結構上有所優化,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整車等高附加值商品大幅增加,服裝百貨、大宗資源性商品等需求不減,使得班列進出口貿易額較去年有了跨越式提升,對拉動口岸整體貿易額增長起到了關鍵性作用。今年1-11月,霍爾果斯口岸進出口貿易額2237.7億元,同比增長26.2%。其中,鐵路運輸進出口貿易額1462.8億元,同比增長 89%,占總體貿易額的65.4%。
為保障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高效率運行,烏魯木齊海關所屬霍爾果斯海關組建鐵路口岸工作梯隊,充分發揮進駐優勢,堅持“7×24”小時預約式通關,以工作時間延長換取通關空間拓展。依托“關鐵新系統”,貫通海關與鐵路部門“總對總”數據通道,讓鐵路換裝作業與企業申報、海關查驗的有機銜接更為密切,確保了班列即到即查、即驗即放。整列班列放行時間由原來的3.5小時壓縮至1小時,企業物流效率有了較大提升。
中歐班列這支“鋼鐵駝隊”憑借其獨特優勢,將歐亞交通運輸干線串聯起來,讓“中國制造”昂首闊步走出去,讓“世界商品”源源不斷引進來,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了重要支撐,已然成為“一帶一路”建設中一塊閃亮的“金字招牌”。(馬 飛、奎鵬遠/文)
石家莊海關駐曹妃甸港區辦事處噸稅業務實現電子支付與“煙花”賽跑 杭州海關全力以赴“自報自繳”助力企業“閃電通關”山東口岸啟動查驗配套服務費改革試點全力保障市場供給 進口原木快速通關上海海運報關|海運的附件費你都了解嗎?丹麥境外水產品輸華準入企業名單[轉載海關]東興海關向林業部門移交象牙等瀕危野生動物制品305.97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