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疆日報》報道10月27日,記者一行驅車從烏魯木齊出發,一路上伴隨我們的是蜿蜒的山路、陡峭的崖壁和一望無際的戈壁,蒙古國運送鐵礦砂的大卡車,掀起的塵土猶如沙塵暴鋪天蓋地。經過一段充滿艱險的路程,終于來到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老爺廟口岸。這里有堅守國門、履行職責、維護尊嚴,為口岸發展和建設貢獻力量的一個群體——他們就是烏魯木齊海關現場業務處口岸科的海關關員。
老爺廟口岸位于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三塘湖境內,與蒙古國相鄰,口岸至今沒有海關常設機構,每次開關時都要由烏魯木齊海關現場業務處口岸科派員監管。黃林忠就是口岸科的科長,大家都親切地叫他“老黃”。
28日上午,老爺廟口岸聯檢廳的院子里,從蒙古國運鐵礦砂的大貨車已經排成長隊等候監管通關。沒有暖氣的聯檢廳比戶外還冷,工作人員童舜穿著棉衣,臉頰凍得通紅,正在全身心地為入境的貨物辦理通關手續。
近年來,中蒙雙方合作的領域由過去單一的易貨貿易發展到多項經濟技術合作。老爺廟口岸鐵礦資源貿易發展使得口岸的通道作用越來越突出。
當我們走向口岸的貨場,遠遠看見境外已通關的大貨車正在卸貨,幾十萬噸鐵礦砂已堆成了一座座山。翻斗車將鐵礦砂傾倒下來的時候,黑灰色的煙塵立即騰空而起,貨主、海關工作人員等都是“全副武裝”,將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
“即便這樣,我們下班回到住處,脫掉‘武裝’時,還是一臉一頭的灰塵,卻不能洗澡,因為這里用水非常緊張。冬天還好,我們可以在雪地上打幾個滾兒‘洗一下’身上的灰塵,可夏天就不行了,那時我們的樣子比網絡紅人還酷。”老黃笑著說。
略顯消瘦的董曙杰穿著已滿是灰塵的海關查驗服向我們走來。“截至10月27日晚7時,我們的過貨量已超過百萬噸,稅收超一個億。這可不是個小數目,到年底我們還有1個月的開關時間,今年的任務肯定超額完成。”他指著最新的數據表激動地說。
跟董曙杰走到貨場監管辦公室,一張木桌子、一臺電腦、一張床、幾把椅子和一個爐子,這就是他們的工作室。董曙杰和妻子是在口岸上相識相愛的,如今他們的女兒都一歲半了,他卻很少有時間陪伴家人。“我在口岸連續上了三個月的班,女兒都把我叫成叔叔了。”老黃開玩笑說,大家都笑了起來。
午飯時間,記者走進食堂看到簡單布置的四張圓桌上已擺好的菜和餐具。“為了你們的到來,我們專門加了幾樣菜,大家千萬別客氣。”海關工作人員熱依拉·艾山邊說邊拿起紙巾擦拭筷子,只見白色紙巾上立馬出現了兩條黑道,她打趣道:“我們跟鐵礦砂走得近,所以身體不缺鐵,口岸上的鋼鐵人就是這么煉成的。”“在口岸還有比這個更糟糕的事兒呢,鐵礦砂很容易鉆進手機內盒,使手機反應遲鈍,無奈我們找了個法子,把手機套上塑料膜用。”童舜說著拿出手機遞給我們看。
熱依拉在口岸工作時間較長,她的愛人是軍人,也是常年不在家,孩子小的時候經常生病,她也無法照顧。“現在兒子已經八歲了,生活挺獨立的,我不在家他也能照顧好自己。”熱依拉說。
對于老黃和他的同事而言,艱苦已成了習慣,甚至是一種坦然。在外人看來,一切艱苦到了他們那里似乎只剩下快樂的回憶。
風沙為伴,寒暑相隨,寂寞當歌。在這遙遠的戈壁邊關,因為有像他們這樣忠誠海關事業的“守關人”,那清脆而悠揚的駝鈴聲才能經久不息,綿延不絕,成為中蒙貿易之路上最美的畫。
助劑進口報關流程資料及報關費用多少汕頭海關高效通關助推圣誕用品出口全國口岸辦主任會議在合肥召開連云港海關查獲涉嫌侵權玻璃制品近11萬個集裝箱碼頭的空箱操作(二)陽江海關助力海上風電安裝船進口“精細化”監管服務助企業快速發展國際航運運價的訂價方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