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澳門居民而言,每天餐桌上都少不了一道新鮮綠葉蔬菜。早在60年代初,中央就開始從各地調集鮮活產品,開通“三趟快車”,開啟供港澳之路。
隨著內地經濟飛速發展,現代物流蓬勃興起,單一的鐵路運輸轉向公路、水路運輸等多種方式,“三趟快車”漸漸歸隱,各地供澳“菜園子”的新鮮食材被源源不斷運往澳門,澳門居民的“菜籃子”越來越豐富。
位于珠海上沖附近的供澳水培蔬菜種植基地,是離澳門最近的內地備案“菜園子”。進入大棚,一排排芝麻菜、生菜等布滿生長平臺?;夭捎孟冗M的水培技術,四季恒溫,采摘不歇。
“我們每個月都會來這里巡查,主要是查看生產記錄、病蟲害防治情況等,同時檢查這些蔬菜的生長情況以及種植過程中是否存在違規施藥等問題。”拱北海關所屬香洲海關查檢科關員丘麗歡一邊檢查一邊說道。
“從基地開建、投產,再到出口,海關的指導就沒停過?!敝楹^r控日菱綠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黃鋒表示,得益于海關的指導,基地建立了質量管理制度,形成了一套科學規范的生產管理模式,每天可產上百公斤的即食用型沙拉蔬菜。
不斷刷新的赴澳旅客數,也讓澳門市場對鮮活產品的需求節節攀升?!吧⒈斡隆钡墓J?,已跟不上發展的腳步。2012年2月27日,珠海五家運作較為規范的企業聚在一起,組建了占地1萬平方米的珠海供港澳蔬菜加工配送中心。目前,與該中心簽訂合作協議的備案基地有十來家,有效保證了供澳蔬菜的足量供給。
拱北海關多次派員到關區內的供澳蔬菜備案種植基地巡查,提供技術指導,對基地備案、年審、日常監管、檢測等方面實施嚴格監管,全面實現了對供澳蔬菜從種植、收購到加工、出口各環節的全過程管理和質量監控。同時,實行“一條龍”的溯源管理,既保障了質量安全,也推動了供澳農產品企業生產經營的轉型升級。
“現在物流發達,供澳蔬菜的品種多達上百。你看,這個是云南的油麥菜,這個是寧夏的菜心。”晚上10點,配送中心燈火通明,珠海溢豐農產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明指著剛拆箱的蔬菜介紹道:“每天,各地供澳蔬菜基地的蔬菜都會運到這里,各檔口通宵開工,按照澳門采購方的要求進行分裝、打包?!?br>晝夜顛倒的不光是中心工作人員,還有海關關員。裝箱前抽檢,裝箱后監裝,每天與中心運作保持同步。
除了供港澳蔬菜加工配送中心,珠海還建有供港澳水產品加工配送中心、供港澳水果加工配送中心。拱北海關積極協助,并促成三大加工配送中心與湖南、湖北、云南、山東、寧夏等全國十幾個省、自治區的種養殖基地簽訂原料購銷協議,既加強了源頭監管,也幫扶企業解決供澳農產品原料供應問題。此外,拱北海關對三大中心實施駐場監管,并采取24小時實時監控,對所有產品進行嚴格抽樣監測,確保達標。目前,三個加工配送中心供澳蔬菜、水產品、水果分別占內地供澳市場的70%、70%、90%。
拱北口岸東側出境客車通道旁,“鮮活產品綠色通道”的牌子格外醒目。每天早上,幾百噸蔬菜瓜果、生豬活牛、魚蝦凍禽從這里運往澳門。不足300米的通道,如同血脈連接兩地。
澳門回歸前,鮮活產品雖然也有專用通道,但條件極其簡陋。1999年9月,拱北口岸遷建工程完成。拱北海關將鮮活產品通關業務調整到口岸東側,對與之配套的報關大廳、查驗平臺都進行了升級改造。
除了升級硬件,海關的改革也從未停歇。查驗系統不斷升級,報關手續一簡再簡。2017年12月1日起,鮮活產品通道開啟時間比以前提早1小時,從早上6點開始,此舉便利了供澳鮮活及早供應。設立鮮活優先辦理窗口,直通放行、24小時預約通關、集中申報等海關的一系列便利措施,為供澳鮮活產品爭搶了“鮮”機。
“今天運了生菜、菜心、番茄等,大概有4噸多?,F在通關速度快了很多,可以電子報關、提前申報,從進場到出場一般也就十來分鐘。”貨車司機吳衛成做這行十四年,談起這些年的變化,通關變快這點,他最為滿意。
海關驗放供澳鮮活,全年不休,哪怕是惡劣的臺風天。2017年8月23日,強臺風“天鴿”正面襲擊珠海及澳門。拱北海關積極指導企業做好監裝、運輸、自檢自控等工作,還實施“專人專崗”,查驗供澳鮮活產品,確保內地鮮活產品安全順暢供澳。
20年來,隨著中央惠澳政策的不斷注入,這條綠色的“生命線”流動得愈發強勁有力。據統計,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以來,內地經珠??诎豆蚕虬拈T供應蔬菜約19萬批,共128.7萬噸;供應水果約6萬批,共41萬噸;供應水產品約61.7萬批,共36.8萬噸;供應活畜約7萬批,共244萬頭。其中增長最快的是供澳蔬菜量,年均增長10%。(俞波 鄧璐/文)
奶粉進口報關所需單證及其注意事項前7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增長18.5% 出口先導指數上升海關開通臺風受損專用通道 相關政策可電話咨詢12360“旺旺”里面裝“蝦片”?4千克炮甲珠走私入境被海關查獲深圳海關“雙打”打出實效打出聲勢打造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重要平臺大連海關高效服務第14屆中國國際啤酒節上海進口豬蹄關稅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