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上午,一輛滿載近30噸食用鹽的集卡車通過舟山港綜合保稅區主卡口,駕駛員搖下車窗將核放單上的條形碼對準卡口設備。只聽“滴”的一聲提示音,擋桿便自動抬桿,車輛順利駛入卡口,整個過程用時僅15秒。卡口自動比對、自動判別、自動驗放,15秒快速過關,這些都得益于“智能化卡口驗放”這一海關監管創新措施在舟山港綜合保稅區的實施。
去年以來,杭州海關堅持以市場和企業需求為導向,積極對照國際通行規則,圍繞“簡政集約、通關便利、安全高效”的要求,先后在舟山港綜合保稅區試點推出一批創新監管措施。在一系列監管創新措施的推動下,舟山港綜合保稅區進入快速發展期。今年1月份,舟山港綜合保稅區實現進出區貨運量23.63萬噸、貨值4.36億元,同比分別大幅增長80倍和7倍。
海關推出的這些服務舉措中,有的旨在提升貨物監管效能,有的以誠信便利為核心,有的以優化通關流程為突破口,便捷企業通關,還有的是基于企業需求,促進新業態發展,為企業減負增效。這些措施的推出,提高了企業通關效率,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
“我們這批30噸的食用鹽不光享受到了智能化卡口的高效通關驗放速度,更是從‘集中申報’政策中得益不少。”浙江舟山遠東進口海鹽制品有限責任公司業務員吳秀蘭說。
吳秀蘭口中提到的“集中申報”是杭州海關支持舟山綜試區發展試點推出的服務措施之一。傳統的進出口報關基本都要求每批貨物逐票申報,這項試點創新措施改“一票一報”為“多票一報”,允許企業貨物分批次進出,在規定期限內集中辦理海關報關手續,便于企業根據自身業務特點實行自主申報,降低通關成本。“以前如果是分10批出區,意味著要報10次關。”吳秀蘭補充說,“現在我們可以在貨物全部出區后每月集中一次申報,光去年一年通關時間就減少了60%,費用節省了10余萬元。”
作為入駐舟山港綜合保稅區衢山分區的鐵礦石經營企業,舟山市衢黃港口開發建設有限公司最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海關監管創新措施帶來的紅利。公司在舟山港綜合保稅區衢山分區一期區內建有鐵礦砂堆場10個,最大堆存量為600萬噸。按照原有規定,綜合保稅區內堆場只可以存放保稅貨物,當階段性出現保稅貨物存儲量不多的時候,部分堆場就會白白閑置。
今年1月,杭州海關在舟山綜保區的衢山分區試點推出“倉儲貨物按狀態分類”海關監管創新措施,允許非保稅貨物進入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與保稅貨物一同集拼、分撥,方便企業對接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大大提升企業競爭力。
“非保稅貨物進入綜保區存儲,不但提升堆場利用率,公司還可以節約設備、計算機系統、人力方面的運營成本,好事情啊。”公司商務部主管毛云波估算了一下,政策落地1個多月以來,公司堆場的利用率一下子提升了近5%,近期公司計劃還將接卸鐵礦砂1800萬噸,其中非保稅礦就占到55%左右,預計今年公司營業額將達3.5億元,將加快舟山打造大宗商品儲運加工交易基地的進程。(齊妤曄/文)
鄭州海關啟動“愛心幫扶一對一”結對助學活動進口檸檬清關代理公司大連海關助“江戶名瓷”亮相濱城海關助推廣州郵輪產業起飛膠帶進口清關流程與常見問題長沙海關保障懷化—河內中越班列首發讓葡萄美酒香名遠揚 蓬萊海關助力葡萄酒出口不斷擴大海關國際合作幫助企業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