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北京海關各級黨組織堅持用腳步丈量民情,通過實地走訪、座談交流,精準對接企業和群眾的“急難愁盼”,從一個個“小切口”入手制定“實事清單”,交出了一份“有溫度”的實事答卷。
“小課堂”解決新問題
“海關政策常有新調整和新變化,能不能幫我們及時了解、掌握最新的海關政策動態?”在北京海關的走訪調研中,轄區企業紛紛提出這樣的需求。
“民有所需,我有所應”是北京海關“辦實事”的基本要求。為確保惠企政策與企業快速準確對接,北京海關開設了政策解讀“小課堂”,主動“送政上門”。
“減免稅申請人還可委托他人辦理減免稅業務嗎?”
“當然可以。盡管新實施的《海關進出口貨物減免稅管理辦法》中刪除了有關委托辦理的條款,但根據民事委托的法律法規,減免稅申請人仍可委托他人辦理減免稅業務……”
今年以來,北京海關舉辦各類政策宣講、專題培訓20余場次,把政策的“滿滿干貨”送到企業手中。
為讓企業更好地享受政策紅利,北京海關還打造新媒體“小課堂”,采用多種形式解讀政策,如通過講述一瓶進口葡萄酒的通關故事,帶大家了解進口葡萄酒的海關相關政策等。
“小系統”打通大循環
“群眾和企業的‘急難愁盼’,就是我們辦實事的清單。”北京海關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副組長尹鵬飛介紹。北京海關年初研究制定了業務建設、隊伍建設、惠民利民等方面的“三大工程”“十二件實事”實施方案,為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要求,又結合走訪調研制定了“實事清單”,圍繞任務定時限,逐項銷號,確保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
減免稅網上年報管理系統就是“實事清單”中“加快海關監管信息化建設步伐”中的一項。對在京政府部門、科研單位、社會組織、企業等有申請減免稅需求的單位來說,“少跑路”“少排隊”“少耽擱”是他們共同的期盼。為此,中關村海關會同中國電子口岸數據中心北京分中心,構建了“減免稅業務輔助監控子系統”中的減免稅網上年報管理系統。
“對每年要準備上千張海關免稅證明的單位來說,網上年報系統提供了極大便利,比以往人工梳理、核對節省了很多時間,而且在網上提交,門都不用出就把事辦了,真是太方便了。”談及最近上線的減免稅網上年報管理系統,中儲糧油脂有限公司魏淵宇贊不絕口。
北京海關還不斷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中關村海關和亦莊海關實行業務集中審核,縮短了行政審批時間。據統計,北京海關擴大京津海關免擔保互認試點至100家,今年累計為企業免除稅款擔保12.75億元。
“小創新”開創新局面
在辦實事過程中,北京海關堅持從企業所急所需入手,通過簡化流程、優化服務等“小創新”,為企業解決實實在在的問題。
在兩區建設、中關村綜保區申報中,大力扶持集成電路研發、設計、測試等服務貿易頭部企業,成立了“集成電路研發設計、測試、保稅監管課題組”,探索保稅區外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保稅研發業務試點及創新研究工作。針對中關村兩家測試服務外包企業遇到的設備、芯片等關鍵元器件進出口問題,北京海關多次召開專題研討,幫助企業規劃出以集團保稅形式完成研發測試的方案,預計每年為企業節約資金3000萬元,有效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促進企業海外研發業務回流,形成良好的示范帶動效應。
像這樣的工作創新還有不少。國內某機場設備有限公司向國外出口了一批機場擺渡車,受疫情影響,面臨退運困難。海淀海關在第一時間成立專項組,與企業一道召開現場辦公會,多渠道多角度研究解決方案,為企業最大限度降低損失。此外,北京海關還創新航空征稅模式,解決了困擾企業多年的征稅難題,截至5月底,累計為相關企業節省稅款600多萬元。
北京海關黨委書記、關長、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組長高玉潮表示,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北京海關將認真落實“六穩”“六保”要求,用腳步丈量企業的艱辛,為群眾辦有溫度的實事,助推首都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王文娟、韓彧/文)
24.7噸“鎂砂”變身“水泥熟料”難逃法眼一季度“灣區號”中歐班列貨值增長超三成成都海關高效驗放熊貓通關進口家用電器機場報關代理所需申報內容與監管條件全國特殊區域進出口總值分析羅湖海關助力深圳市旅游業發展進出口貨物檢驗的內容和依據海關助力鄉村振興 健康好茶香飄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