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重慶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平臺試運行上線,此舉標志著重慶市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進入實質性運轉。
去年,在海關總署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重慶市成功入圍國家5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城市,并被允許開展“一般進口”、“一般出口”、“保稅進口”、“保稅出口”四種模式的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為推動重慶市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盡早進入實質性運轉,助力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建設的深入,去年以來,重慶海關積極配合重慶市相關部門,建立起了與電商、物流、支付等企業系統聯網對接的信息平臺。
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平臺是輔助海關監管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活動的重要系統,通過平臺,海關可以提前掌握跨境電子商務交易各環節的準確數據和狀態,實現電商企業資金流、貨物流、信息流在平臺上的閉合,從而確保海關有效監管。同時,平臺的上線,還將從根本上解決以往企業開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無法結匯、退稅等問題,做到海關管得住,企業通得快!
下一步,重慶海關還將強化與相關部門協調配合,不斷完善試點平臺的業務功能和運行機制,努力惠及更多的企業,積極支持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降低企業交易成本,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王平/文)
新聞鏈接
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四種業務模式:“一般進口/出口”,是指消費者在購物網站上確定交易后,商品以郵件、快件方式運輸出入境情況下的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商品通關模式。在出口過程中,相關管理單位會定期為電商歸并形成一般貿易報關單,企業可藉此辦理結匯、出口退稅等規范手續。在進口過程中,消費者將享受綠色通道服務,包括在跨境網購時參考個人郵遞物品預繳稅費、與傳統快件分區快速核放、實現商品入境時自動扣繳稅費和快速通關等等。
“保稅進口/出口”,是指跨境電商先將整批商品申報送入保稅港區進行保稅倉儲,待網絡訂單生成后,再以郵件、快件方式運輸出入境的通關模式。在這種模式下,跨境電商可依托重慶兩路寸灘保稅港區“水港+空港”一區雙核港區優勢,充分利用空運、海運、水運、鐵路、公路等多種物流方式,大大降低資金和時間成本,還可在出口過程中享受提前退稅。
湛江海關到海安麻城村開展扶貧慰問工作黃埔海關查獲54萬個二手高爾夫球 全是“洋垃圾”海關強化重點口岸“埃博拉”病毒防控應對沈陽海關空港渠道查獲燕窩8.88公斤石家莊海關開展國門生物安全進校園活動半導體報關時效,進口半導體要花多長時間“小菌子”鋪出“致富路”法國紅酒進口報關對中文標簽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