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上海車站海關揭牌儀式在上海鐵路大廈舉行,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戴海波、上海海關關長黃勝強共同為上海車站海關揭牌。上海地區“海陸空郵”立體式口岸大格局進一步完善。
依托4月底上海站鐵路口岸對外開放正式通過國家驗收,根據國家口岸開放的統一規劃,上海海關全力推動鐵路口岸開關各項條件臻于成熟,此次設立車站海關后,將取代原上海海關駐車站辦事處全面承擔起上海站鐵路正式口岸“滬港專列”旅檢通關、鐵路楊浦站國際聯運貨運監管以及上海普陀、閘北兩區的海關管理職責,也將大幅加強上海關區鐵路客貨運等陸路運輸監管,提升海關服務層級,為推動上海“四個中心”建設等提供重要保障。
上海海關鐵路監管業務起始于共和國成立初期,從1950年配合國家突破封鎖禁運,借助滬九鐵路搶運國計民生急需的物資,到1981年設立上海海關駐車站辦事處,將上海8個火車站點納入統一監管,再到90年代初第二亞歐大陸橋貫通,借助上海口岸開展國際鐵路多式聯運,貨物經阿拉山口直至歐洲,極大地降低“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海運的時間成本。2009年到2012年,通過上海口岸運營的國際鐵路多式聯運貨運量增長252%,貨值增長294%。2011年“滬渝鐵路直通項目”在上海落地,以上海西北物流園區保稅物流中心為樞紐,利用滬渝鐵路將上海及重慶兩地的特殊監管區域連接為一體,打造一條與長江“黃金水道”同等地位的貨運通道,更好地發揮對內地經濟的集聚輻射效應,上海海關鐵路貨運監管在上海創新發展過程中一直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金懿、羅建敏/文)
重點商品規范申報要點(肉類篇)空運收寄規格和封裝要求(一)趕赴海外送清涼 斗門海關連夜加班助格力空調加速出口“無紙化通關”讓報關“飛”起來中國體操隊在大連快速通關奮進新征程丨“浙麗”十年 點綠成金吐爾尕特海關浴雪奮戰保通關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貨物通關全程無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