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車已過通道驗放”、“貨物放行”,隨著黃埔海關隸屬東莞海關監管一科電腦顯示屏上這幾個字的出現,東莞海關廣東區域陸路通關一體化改革正式啟動。
12月1日零時剛過,廣東生益股份有限公司在東莞海關以一體化報關單方式申報出口粘結片一批,貨物價值6萬美元。從工廠裝貨后經深圳皇崗海關順利出境,完成整個通關流程。這是廣東陸路一體化通關模式正式開展運行后首票以陸路通關一體化方式進口的貨物,該批貨物的成功出境,意味著東莞地區9600家外貿企業,將多了一種新的通關模式辦理進出境貨物驗放手續,全面共享改革成果。
12月1日起,廣東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推廣至廣東省內所有陸運口岸。今年9月22日,廣東海關在空運、海運口岸啟動了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
“改革后的一體化通關模式真是太方便了,我們再也不用在各個海關之間跑來跑去了!”作為第一家改革試點企業,廣東生益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嘗到了改革的甜頭。
新的一體化通關模式適用于廣東地區企業和在廣東地區各口岸海關進出口的貨物。廣東地區企業可自主選擇向經營單位注冊地、貨物實際進出境地海關或其直屬海關集中報關點辦理申報、納稅和查驗放行手續;同時,報關企業在廣東地區任一海關備案的分支機構,均可以在廣東地區各海關從事報關服務,實現“一地注冊、省內報關”。
“相比較以前傳統的通關模式,新的區域通關一體化模式最大的好處,就是讓企業在廣東省內通關‘七關如一關’,通關效率更高,企業也將獲得更大的自主權,節省了企業轉關運輸的時間和物流成本,也避免了海關的重復勞動,對海關和企業來說,實現了雙贏。”東莞海關副關長湯勇向記者介紹。
“現在陸運口岸也開通了區域通關一體化模式,我們可以在省內任意選擇口岸報關、出貨,不用再浪費那么多時間在辦理轉關手續上。對于企業來說,時間就是生命,現在又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海關的這項改革來的正是時候”,東莞市日正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負責人廖輝說。
據海關廣東分署副主任、廣東地區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應急協調中心副總指揮何力介紹,區域一體化通關改革自9月實施2個月以來,廣東地區共申報一體化報關單超過362萬票,85000余票由四個區域審單中心審核,集中式的人工專業審單大大提升海關執法統一性,通關效率明顯得到提升。海關通關時間由原來的平均8.3小時降低至5.96小時,海關作業時間由原來的平均4.14小時降低至2.77小時, 24小時通關率由原來的91.44%上升至92.45%。(許喬嬌、謝志彬/文)
海關關員竭力相救落水者不留名南京海關志愿者為留守兒童開通親情視頻讓消費者吃上“放心月餅”廣州海關高效保障跨境電商出口通關深圳海關隸屬皇崗海關查獲貨柜車暗格走私汽車配件案件上海進口飛機配件報關公司穿行于42℃高溫倉庫的“老查記”上海虹橋機場海關跨境電商直郵業務試點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