搌央視新聞移動網消息,湛江海關近日聯合湛江、茂名兩地警方偵破一起特大“紅油”走私案,打掉長期活躍在珠三角和粵西地區的“紅油”走私團伙5個,抓獲犯罪嫌疑人49名,初步查證,該案涉嫌走私“紅油”16萬多噸,案值逾10億元。當天凌晨,247名警力分成38個行動小組,在東莞、廣州、佛山、茂名等地開展抓捕和查緝行動。記者跟隨一路緝私人員來到茂名市茂南區金塘鎮上垌村一個紅油脫色窩點。窩點的脫色車間里有多個大型油罐,最大的紅色油罐可以存放100噸紅油。“紅油”是指香港地區用于漁船等船舶的一種免稅柴油,為了區分于車輛用油,里面專門加了紅色染料。湛江海關緝私局辦案人員:因為它在香港是免稅的,所以和內地的正常的成品油供應市場價格存在一個很高的價差。那么這也是為什么“紅油”會成為走私分子目標的一個重要原因。 為了便于銷售,不法分子將“紅油”走私到境內之后,必須將紅色脫掉。湛江海關緝私局茂名分局法制科科長李忠:“紅油”拉到這里以后,它就會泵進一個過濾罐,過濾罐里面它會加高嶺土,還有強酸這個物質,加了這個物質以后油出來,就會把顏色給漂白了。在現場記者看到,房間一角的小臺子上放著燒瓶、燒杯等器皿,一些飲料瓶還裝著已經脫了色的紅油,從外觀上看,這些油通徹透明,與市場銷售的柴油已經沒有明顯差別,完全可以冒充正規渠道的柴油向外銷售了。在這個窩點里,包括老板在內的10多名犯罪嫌疑人被抓獲。
【利益驅使 偷運“紅油”入境洗白銷售】
這次行動打掉的走私“紅油”團伙一共5個,這些團伙分工明確,他們有的負責在香港聯系貨源,有的負責用改裝的漁船將“紅油”沿著珠三角的內河偷運入境,有的則負責脫色銷售等。這些團伙勾結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走私鏈條,其目的就是為了非法牟利。負責從香港組織貨源的團伙頭目為東莞的鐘某,他利用港澳流動漁船,通過海上偷運方式將“紅油”從香港走私至東莞附近水域。湛江海關緝私局辦案人員:這種漁船它是在香港特區政府或者是澳門特區政府擁有船籍,并且在廣東省漁政部門經過了一個備案,這種漁船的話,它可以正常駛進我們內地的這些水域。“紅油”在東莞一帶的內河偷卸上岸后,就銷售給茂名、佛山等地的走私團伙,再由這些團伙將“紅油”脫色后向外銷售,以謀取暴利。李忠:因為它的價格比外面市場的正常柴油價格低大概一千塊錢左右的差價,所以它的銷量還是比較好。距茂名的上垌村脫色窩點不遠處,緝私人員還發現了一個涉嫌儲存走私紅油的油庫,油庫的院子里停放著多輛油罐車,還有5個大型的儲油罐。一旁的簡易棚子內,安裝著與油罐相連的抽油泵。 在油庫,緝私人員搜出了走私團伙部分銷售“紅油”的賬本和票據。湛江海關緝私局茂名分局科長熊偉:這里也是記錄了5月2日到5月28日油品的銷售情況。每天賣的油有一車,或者三、四車不等,每車大概30噸左右。這個量也是比較大的。
【買脫色“紅油”存隱患 加工污染環境】
“紅油”脫色處理要用強酸一類的化工原料,那么這些“紅油”雖然脫色后變成了可以出售的油品。但是,它還是存在很強的酸性,對機器設備存在不良隱患,而且,在“紅油”脫色過程中還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在上垌村的“紅油”脫色窩點,這個房間堆放著許多用編織袋裝著的物品,緝私人員將其打開發現,這些黑色沙狀物是“紅油”脫色之后剩下的殘渣。李忠:這個黑色的砂就是“紅油”在加工以后產生的殘渣,味道很濃,很有刺激性的味道。它應該是強酸,對環境污染是非常大。緝私人員介紹,以往,采用傳統的過濾脫色方式,脫色一車“紅油”大概需要4到6個小時的時間。現在走私分子為了加快脫色速度,就改變了脫色工藝,向“紅油”中加入強酸,并用高壓泵向油罐里加壓,在強酸的催化和高壓的作用下,一車30多噸的“紅油”的脫色時間最快只用一小時。湛江海關緝私局辦案人員:油的里邊呈酸性的,經過過濾之后它還是酸性的,那么它會損傷到車輛的發動機,甚至影響到車輛的行駛安全。那么第二個是硫化物超標,因為主要還是用到硫酸,對于環境的污染是非常大的。因此,海關緝私人員也提醒消費者,不要只是貪圖便宜而購買經過脫色的走私“紅油” ,以免給自己的設備造成損害,因小而失大。
編輯 楊利
來源:央視新聞移動網
進口報關需要什么資料和流程X光異物檢測機進口清關到上海的港口操作流程上海設備進口報關流程和手續拱北海關查獲團伙走私凍品大案75%酒精消毒液出口歐盟需要應對法規13萬個脈搏血氧飽和度儀經水路快速通關供港沈陽海關保障遼寧省首趟“中老國際班列”順利開行3類危險品硅酸四乙酯緬甸仰光港清關貨代哪家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