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霍爾果斯海關統計,2020年上半年霍爾果斯口岸共計進口鐵礦產品37.7萬噸,均通過鐵路運輸方式進口,占霍爾果斯鐵路口岸進口貨物總量的69.8%,貨值2.13億元,而去年上半年霍爾果斯口岸進口鐵礦產品僅1.54噸,進口量呈現激增態勢,實現了該類貨物進口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轉變。
特別是今年6月1日起,海關總署優化了進口鐵礦產品檢驗監管模式,由以往的逐批實施品質檢驗,調整為依企業申請實施檢驗,進一步加快了進口鐵礦產品通關速度。截至6月底,單月進口鐵礦產品9.79萬噸。
隨著海關對進口鐵礦產品檢驗監管模式的不斷優化,加之國內市場需求與產能不平衡現狀的日益加劇,以及霍爾果斯鐵路口岸硬件設施的逐步完善,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從霍爾果斯口岸進口鐵礦產品。這些進口鐵礦產品主要以鐵礦石、鐵精粉、球團礦為主,均原產自哈薩克斯坦,既彌補了口岸礦產品運量的短缺,也帶動了霍爾果斯鐵路口岸整體運量的提升。
據阿拉山口中鐵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負責人魏海東介紹,公司今年一共從霍爾果斯口岸進口了10.5萬噸鐵礦石,進口后運往新疆伊犁鋼鐵有限責任公司,用于鋼鐵冶煉。以往都是從阿拉山口進口礦產品,由于收貨方在伊犁新源縣,相較于從阿拉山口進口后再轉鐵路、公路運輸,節約了大量成本,運輸時間也縮短了兩到三天的時間,所以改從霍爾果斯口岸進口,后續公司計劃每月進口1.5萬噸鐵礦石。
為助推鐵礦產品進口,霍爾果斯海關主動深入企業,加大政策宣講和解讀力度,強化企業對進口鐵礦產品的主體責任,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并與鐵路部門密切配合,實現了海關新艙單系統和鐵路數字口岸系統對接,構建了無縫對接的監管網絡,企業足不出戶就可以辦理各類通關手續,通關效率提升60%以上。
霍爾果斯海關查檢三科關員張乾說:“我們根據進口鐵礦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實施分類管理,提高了檢驗監管的針對性,同時與代理企業建立了信息互動平臺,第一時間掌握礦產品進口和查驗情況,對于同一品名,同一收貨人,同一合同項下,同一批次的礦產品實施艙單歸并管理,保障進口礦產品‘即到即卸’、‘即卸即查’,大幅節約了貨物通關時間,降低了企業成本。
霍爾果斯口岸作為中國西部距中亞各中心城市運距最短的國家一類口岸,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樞紐作用愈加凸顯。(安樂/文)
寧波空港口岸首次截獲郁金香球莖海關AEO助力中國電音跨“海”揚帆隴南新鮮西蘭花首次出口“齊魯號”歐亞班列“上合快線”膠州至比什凱克首班開行廣州海關保障“雙十一”通關順暢北京海關開年半月查獲侵權商品三百八十余批次風雨把關二十載 扎根古越戍國門——紹興海關建關20周年服務經濟發展紀實海關為整車口岸發展再添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