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以前熙熙攘攘的排隊辦事、預約叫號,到如今的遠程溝通、線上辦理;從報關員攜紙質單證現場交單,到電子申報、單證上傳、無紙化作業;從多點布局、分散辦理,到集約化、規范化、專業化審核……在變得“安靜”的加貿辦事大廳里,海關關員在電腦前緊張而忙碌地工作著,這是拱北海關以加工貿易集中審核作業為契機,實行“網上申報+無紙化作業”,深化“放管服”改革,促進加工貿易便利化呈現出的一幕。
該關的加貿集中審核作業中心運行近1月,共集約辦理手(賬)冊設立等業務3500多份,指導5家新設企業開展加貿業務,為關區企業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專業指導 企業辦事無憂
“5年前,我公司受國家政策調控暫停了加貿業務,如今政策放開了。但現在海關加貿政策、作業系統變化特別大,本以為要十天半個月,沒想到兩天就辦好了手冊。” 粵海中粵(中山)馬口鐵工業有限公司報關負責人楚琴感慨道。受惠于商務部、海關總署2020年第54號公告,該公司的進口原材料冷軋薄鋼板不再屬于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商品,設立首本合同手冊即為企業節省稅款占用資金600多萬元。“審核作業中心和中山海關還指導我們如何辦理進出口申報、料件結轉、內銷等手續,關員通過電話、微信指導,事情、問題都解決了,真是太方便了。”
規范管理 審批效率更高
迅得科技(廣東)有限公司首次開展加工貿易業務,“申報料件、成品有130多項,業務數據和單證資料也是核對了幾遍才申報的,沒想到還是有小差錯。海關關員對我們的差錯一一指點,補齊資料后一次性通過,效率挺高。”迅得科技(廣東)有限公司報關員張東洪說。
“個別企業在申報業務數據、單證資料時,會出現計量單位、規范型號、說明報告不規范不齊全的情況,我們一方面通過線上反饋問題,一方面通過電話及時告知企業退單情況和補正要求,希望通過一本手冊規范一家企業行為,并統一一個行業的相關管理要求。只有規范申報,我們的審批效率才能更高。”加工貿易集中審核科科長王昶說。
據悉,審核作業中心通過逐步統一、規范單耗申報、國內料件使用等說明報告和隨附單證,使手(賬)冊業務當天辦結率從最初的50—60%,逐步提高到近80%。
便捷服務 企業通關無堵點
“2020年12月1日那天,公司有一票出口報關單需要修改后再走審批流程,否則會影響貨物出口。當時已經是下班時間,我們給審核作業中心打了電話,他們很快就辦理了我們的修改申請。” 偉創力制造(珠海)有限公司報關員魏靜說。
為保障加貿企業物流鏈、供應鏈穩定順暢,審核作業中心建立了“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的應急處置機制,暢通企業問題反饋渠道,為企業保稅貨物順利通關提供便捷服務。(雷鎮/文)
報關單修刪改無紙化提升通關效能7.6萬尾出口河鲀“近海度夏”珠海高欄港外貿總值逆勢增長天仙子進口報關清關流程南寧海關所屬欽州海關多措施保障欽州首家出口馬鈴薯基地出口拱北海關驗放今年首票中歐班列進境轉關貨物呼和浩特海關:十九大代表走進海關黨建課堂關稅減免4.6億!大連海關優化原產地管理助力關區企業開拓“一帶一路”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