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今年外貿形勢嚴峻,但在素有“世界超市”美譽的浙江義烏,小商品出口仍然實現了兩位數增長。在小商品出口“上揚曲線”的背后,是包括海關在內的各級政府的積極作為。其中,作為進出境管理部門的杭州海關貫徹落實海關總署出臺的“促進外貿穩定增長16項措施”,想點子、鋪路子、架梯子、搭臺子,促進小商品出口又好又快發展。今年前9個月,義烏海關接受進出口報關單19.09萬份、監管進出口集裝箱32.77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23.3%和23.48%。
想點子:為小商品出口“謀篇布局”
作為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重要參與部門,海關一直致力于推動義烏小商品出口監管綜合改革的不斷深入。9月初,在義烏地方政府啟動了“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工作后,海關在“管得住、通得快、可溯源”的原則指導下,也啟動了相應的配套改革試點措施。試點期間,小商品出口展現出了蓬勃的朝氣。截至10月22日,義烏海關共受理本地企業申報小商品出口報關單5.5萬份、報關金額25.9億美元,相當于2011年浙江省出口總值的1%。
為切實解決企業在改革試點過程中遇到的疑問和難題,義烏海關為試點期間進出口的小商品專門打造了“234”組合專項服務。開辟企管、接單“2個”服務專窗,提高試點企業管理和通關效率;監管場所專門開辟“3條”綠色通道,試點期間規范、守法的出口小商品優先進場、優先施封;在貨物查驗平臺騰設“4個”專用查驗平臺,試點小商品物流速度得到大幅提升。
鋪路子:為小商品出口打造“快速路”
“現在我們單證從接單到貨物放行只要短短幾分鐘就可以了,義烏小商品出口的速度是越來越快了。”義烏國際貨代協會秘書長金麗仙對海關推行分類通關改革帶來的小商品通關提速感受深刻。10月11日起,杭州海關對小商品實施出口分類通關,出口種類覆蓋34個行業、1502個大類、32萬種的小商品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多數規范守法的小商品從此步入出口“快速路”。
義烏小商品出口具有種類繁多、品名繁雜、外貿主體虛擬化的特點,這使得從這里出口的每一個集裝箱就相當于一個“小型超市”。這種特點決定了在義烏推行的分類通關不能照搬國內其他口岸的經驗。為了盡快探索出一套符合小商品出口貿易實際的“分類通關改革方案”,杭州海關下足了功夫:不僅成立了專門課題攻關組,研發內陸監管場站的貨物電子運抵報告信息化應用系統,還依據小商品出口特性,設計了一套具有鮮明“義烏特色”的風險參數,確保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提高通關作業自動化水平,提升小商品物流效能。
小商品進出口實施分類通關后,改變了以往對每票報關單“平均用力”的局面,由系統根據風險參數進行自動比對分析。低風險報關單由系統快速放行,而高風險單證則進行重點人工審核。“簡單地說,小商品實施分類通關就是‘該管的管,該放的放’。對于規范、正常出口的小商品,今后海關只要幾秒鐘就可以完成一票報關單的審單、放行等手續,最大限度地為誠信守法企業節省通關成本,加快小商品走向世界的步伐。”義烏海關監管通關科科長尹犇說。
架梯子:為小商品出口延伸路徑
10月24日,義烏市揚翔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出口至法國的小商品通過海關“卡車航班”模式申報出口。在義烏海關辦理完全部通關手續后向上海浦東機場駛去,48小時內就能到達巴黎戴高樂機場。
與之前不同的是,這批空運出口小商品在義烏海關采用的是“旅游購物商品”報關模式,這也標志著義烏小商品出口在傳統陸路、海運外,又多了一個空中新通道。
所謂“卡車航班”就是企業可根據所載運貨物的數量、體積,靈活選擇海關監管車輛,在“家門口”的海關監管場所完成報關裝箱后,直接駛往上海浦東機場出口。這種運輸方式既汲取了卡車的價格和機動優勢,又兼具航空運輸快捷準時的優點,被承運企業親切地稱為“卡車價格航班速度”。
通過“卡車航班”這一新型運輸方式,高附加值的義烏小商品能在家門口申報空運出口,每批貨物不僅能省下一天左右的物流時間,而且能節省1000元左右的成本。“這樣算下來,如果我們公司所有的空運貨物都能在義烏報關,那么預計一年能省下上百萬元的成本。”“卡車航班”模式的“受益者”——義烏市揚翔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負責人金麗仙說,“這種卡車航班模式為交貨時間短、附加值高的小商品提供了一條空中快速通關走廊。”
目前,義烏海關監管的“卡車航班”小商品出口量日均超過2噸,主要以服裝、首飾、普通電子產品為主,輻射范圍已經覆蓋法國巴黎、德國法蘭克福、西班牙馬德里等歐洲各大航空樞紐,為義烏小商品銷往歐洲市場提供了快捷便利的空中通道。
除了開辟“空中通道”,杭州海關還在“義烏-舟山”、“義烏-溫州”之間開辟了出口“快速通道”。小商品在義烏報關查驗出口后,集裝箱直接運抵舟山、溫州碼頭裝船出境,全程“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每個集裝箱因此能節省倉儲、運輸、滯港費約600元人民幣。在小商品傳統“走上海”、“走寧波”的基礎上,新增“走舟山”、“走溫州”的新線路。前9個月義烏海關接受“義烏-舟山”、“義烏-溫州”直通報關單1.2萬票。
搭臺子:為小商品持續發展提供動力
在提速通關效率、拓寬出口渠道的同時,海關還致力于“做大蛋糕”,鼓勵小商品企業開拓新興市場。
為此,海關啟動了“小商品出口資訊服務計劃”,通過在電視臺開辟國別咨詢欄目、在報關大廳設立業務查詢臺和電子觸摸屏、在門戶網站實時公布等多種政務公開方式第一時間發布小商品出口動向監測信息。這些監測信息不僅對小商品整體出口情況進行統計和分析,而且對小商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國、主要商品展開有針對性的監測和指導,為正在開拓新興市場的小商品經營戶提供經驗、指明方向。
在海關資訊服務的引導下,小商品出口新興市場的步子越邁越大,日出口量逐漸增長。為了確保通關順暢,只有70名關警員的義烏海關通過延長放行、轉關等海關作業時間,預約通關常態化、加班加點等措施,保障常規出口小商品能當日報關、當日放行。據統計,1-9月經義烏海關報關出口至金磚國家(俄羅斯、印度、巴西、南非)的小商品達到9.8億美元,同比增長33.4%;出口至非洲國家的小商品總值21.6億美元,同比增長38.7%。
“我們將一如既往地致力于為小商品出口提供便捷通關服務。下一步,我們將積極向總署申請,要求對義烏小商品實施通關作業無紙化改革試點,報關、放行、轉關全部實現電腦自動化。守法企業無需到海關大廳辦理業務,足不出戶便能完成整個報關流程。”義烏海關林江關長說,“通過全方位參與改革、出臺促進出口穩定增長的針對性措施、不斷提升服務品質,為小商品營造優質的通關環境,切切實實地把‘國家戰略’的政策優勢轉化為促進義烏外貿持續健康發展的動力,不斷提高義烏小商品這塊金字招牌的‘含金量’。”
(王曉蕓、俞晶/文)
東莞海關將洋垃圾攔在國門之外青白江海關保障國產新能源汽車搭乘中歐班列出口海關促進天津開發區“筑巢引鳳”進口原料難題解決 生產供貨踏實了化工品中活性劑進口報關如何操作?張家港海關增創新優勢 提升新效能(轉載)天山腳下的“海關扶貧人”天津海關保障LNG接收站“拼單”服務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