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江蘇網”報道
記者昨天獲悉,常州海關即將迎來成立20周年紀念日。20年來,常州海關把好國門、做好服務、防好風險、帶好隊伍,架起了一座連接世界的金橋。
本月20日晚9點,氣溫低于零攝氏度,常州港口岸聯檢大樓卻依然燈火通明。滿載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浦海227號”班輪22點運抵,并趕往洋山港。“這是常有的事,貨主急等生產,如果不能及時驗放通關,企業損失會很大,我們的關員常常從早上8點多,一直干到晚上11點多,雙休日也難得休息。”常州海關物流監控科負責人說。
為了滿足企業通關需求,避免貨物滯港給企業增加成本,常州海關實行“5+2”工作制和24小時預約通關,構建了全天候監管模式,在“管得住”的基礎上,努力實現“通得快”。2010年6月起,常州海關創新服務方式,實行全新的崗位設置,業務窗口取消了加工貿易、減免稅、企業備案等門類劃分,建立了報關廳值班科長制度,落實首問責任制,對企業遇到的問題實現“一窗對外,集中辦理,專人跟蹤,全程負責”,贏得了企業的交口稱贊。
同時,還形成了對企業的“三查合一”,即企業稽查、減免稅核查和保稅中后期核查實行統一歸口管理,有效避免“多頭下廠”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造成的影響,實現關企“雙贏”;并且,及時為企業提供減免稅政策服務,加快審批速度,20年來常州海關為企業實際減免稅收79.4億元。如今,走進常州海關綜合指揮中心,仿佛置身于先進的作戰指揮室。他們充分整合內外信息資源,搭建業務科技一體化平臺;推行網上支付,推進聯網監管;自主研發常州海關通關管理系統,提高稅收征管效率,實現稅收量質并舉。從1992年的687萬元,到2011年1-11月的33.99億元,20年后,為國征稅增長了近500倍。
常州海關建關20年來,始終把好國門,共查緝行政案件351起,刑事案件44起,案值9億元。
20年來,常州海關從十幾個人的小關,發展成為擁有1個緝私分局、2個辦事處、116名關員的管理強關,先后獲得了“國家級青年文明號”、“江蘇省五四紅旗團支部”、“江蘇省文明口岸先進單位”、“南京關區基層建設達標先進單位”、“南京關區先進集體”、“南京關區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制優秀單位”等榮譽。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常州海關將繼承和發揚海關優良傳統,以實際行動踐行忠誠公正、興關強國的海關精神,全力助推常州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常州海關關長吳永林說。
汕頭海關助力梅州“客家茶”實現首次出口進口機電代理報關流程方案,想了解的看過來上半年天津口岸液化天然氣進口量居全國首位莆田港—廈門港實現海運集裝箱內外貿貨物同船運輸杭州海關查獲一起“貨標分離”侵權案銀川海關取消進出口環節經營服務性收費杭州東洲港迎來開港后首批出口貨物非凡十年 | 海關創新監管保障加工貿易迭代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