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汪名立(來源于國際商報)
8月1日起,海關、檢驗檢疫“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全面推行到全國所有直屬海關和檢驗檢疫部門、所有通關現場、所有依法需要報關報檢的貨物和物品。這將有效簡化通關手續,切實提高通關效能,降低企業成本,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
記者從海關總署獲悉,海關和檢驗檢疫部門在綜合評估前期試點情況的基礎上,統一關檢雙方有關業務規范和技術標準,共同開發“一次申報”系統,統一“一次錄入”界面。關檢共同推進電子口岸建設,依托關檢雙方共同認可的電子口岸平臺,實現企業申報數據分別向關檢部門發送、關檢查驗/檢驗檢疫指令自動對碰、關檢核放信息聯網發送,以及與相關部門間的信息互聯和共享。
此外,海關總署、質檢總局及全國各直屬海關和檢驗檢疫部門成立全面推進關檢合作“三個一”工作領導小組,實行雙組長制,并建立聯絡機制與工作例會制度。此前,關檢合作“三個一”已在8省區56個口岸現場推開,企業可減少約30%的關檢重復申報項目,申報環節時間可節省25%~30%,查驗環節時間及費用均可節省近半。
6月26日,贏創德固賽(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采取關檢合作“三個一”通關模式,進口一批飼料原料,這是沈陽關區首家應用此模式通關進口的企業。對于海關和檢驗檢疫同時需要開箱查驗、檢驗檢疫的貨物,在遼寧電子口岸“三個一”公共服務平臺展示,關檢雙方根據該平臺提示,通知企業共同查驗,可減少重復吊箱、重復開箱等,大幅提高通關效率。實施共同查驗完畢后,關檢共同通知場地貨物放行。
記者了解到,廣州海關、沈陽關區、安徽合肥海關、山東東營海關等多地關檢部門率先推行“三個一”試點,并取得顯著成效。不過也有關區表示,因為此前“三個一”試點推行進度不同,各地情況有差異。
在率先試點關檢合作“三個一”的廣州海關,“一次申報”數據庫版最近實現“云端”存儲。錄入數據可在廣州電子口岸服務器上暫存和提取,企業通過不同的客戶端均可對數據進行錄入、修改、查詢并提取數據進行報關報檢,相比舊版只能在企業電腦上錄入和申報更具優勢。企業錄入、申報操作突破時空限制,該功能使得企業申報效率進一步提升。“新上線的數據庫版允許具有報關、報檢資質的企業以及預錄入單位通過合作錄入的形式采取‘一次申報’模式申報,突破了原來只有報關報檢‘雙資質’企業才能使用‘一次申報’的局限。”廣州市信誠物流有限公司南沙分公司報關員說,“這既擴大了‘三個一’通關模式適用企業的范圍,同時也方便企業根據業務需要靈活選擇不同報關報檢行。”
廣州海關近期還擴大了“三個一”商品適用范圍,啟動進口固體廢物查驗放行環節執法合作,率先在佛山市高明口岸試點,對經雙方共同管轄范圍內口岸進口的固體廢物實施一次查驗、聯網核放,并將陸續推廣到其他口岸。
據統計,截至7月18日,今年以來廣州海關31個試點現場采取“三個一”模式通關的企業有1413家,通過“三個一”模式申報的報關單近2萬票。
皇崗海關查獲疑似轉基因玉米種子有“毒”的沐浴液——茂名海關在快件渠道查獲走私入境冰毒503.27克南京海關在張家港口岸截獲活體“黑寡婦”今年以來上海對東盟進口激增六成四海南國際旅游島政策效應持續向好青島大港海關賦能膠州灣綜保區建設跑出“加速度”上海進口冷凍肉類報關代理公司長春海關隸屬琿春海關退運不合格煤炭4682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