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在國務院公布的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汕頭海關“潮海關舊址”項目榜上有名,被列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汕頭海關關史陳列館負責人介紹,根據《國務院關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汕頭海關申報的“潮海關舊址”項目正式被國務院核定并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列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類。該舊址包含潮海關鐘樓、高級幫辦宿舍、低級幫辦宿舍、外馬路副稅務司公館、礐石副稅務司公館等5處海關歷史建筑,分別位于汕頭市金平區小公園開埠區和濠江區礐石半山,系汕頭海關前身潮海關的總關辦公大樓、稅務司(相當于現在的海關關長)和高級職員在汕頭市區的寓所,為汕頭市區現存為數不多仍保存完好的清末民國時期西式洋樓,也是見證汕頭這座百載商埠商貿發展和變遷的地標式建筑。
據該負責人介紹,這5棟歷史建筑分別建成于1898年至1922年間,其中,“潮海關舊址”項目中的潮海關鐘樓始建于1919年,1921年竣工投入使用,是汕頭開埠以來最早的建筑之一,也是目前全國保存較為完好的民國早期海關鐘樓之一。新中國成立前,汕頭海關的前身“潮海關”一直在此樓辦公。作為汕頭百載商埠滄桑巨變的見證者,舊時汕頭就有“鐘樓鳴,午炮響”的說法,老一輩的汕頭人都把潮海關鐘樓鐘聲作為標準時間。
據了解,“潮海關舊址”五處文物分別于2010年和2015年被廣東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典雅莊重、整體劃一的建筑風格和特殊的內部結構在全國沿海各海關中獨一無二,尤其是建筑物內部十分科學的隔熱和放熱措施設計,為中國南部沿海地區眾多洋樓所罕見,其復雜的施工工藝曾引起省文物專家的高度關注,具有極高的保存和研究價值。
近年來,汕頭海關牢牢把握弘揚海關歷史文化、傳承潮汕傳統文化、服務粵東經濟社會發展”的角色定位,熱忱推進“潮海關舊址”的保護和活化利用。2018年初,汕頭海關啟動將5棟省級文物“打包”申報“國保”的工作,歷經近2年的不懈努力,“潮海關舊址”在汕頭市10多處報送的文物中脫穎而出,成功晉級。
“潮海關舊址”這次躋身“國保”,是汕頭海關多年來重視歷史文化傳承和發揚,加強文物保育活化的又一個成功范例。2008年10月,依托潮海關鐘樓修繕而成的汕頭海關關史陳列館建成對社會公眾免費開放,成為粵東地區研究外貿和海關歷史的一處“文化高地”,也成為展示汕頭海關良好形象的一個重要窗口。受到各界的高度好評。2014年底,該館被廣東省委宣傳部評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該館還通過文物修復保護與陳列展出相結合的做法,不斷豐富藏品,挖掘文化內涵、提升歷史文化研究層次。為更好滿足社會各界的參觀需求,該關還組建“關史青年志愿講解隊”,建設“汕頭海關網上關史陳列館”,依托互聯網資源通過圖片、視頻和文字介紹等手段解讀館藏展覽內容,實現全天候、開放式展覽,今年預計將接待觀眾達30000人次。
“‘潮海關舊址’項目是弘揚海關歷史文化、傳承潮汕傳統文化、服務粵東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平臺,其‘存史、資政、育人’的意義十分重大。”汕頭海關所屬汕頭港海關陳列館管理科科長盧驃表示,該關將繼續深入推進“潮海關舊址”其它建筑的保護性開發和利用,豐富館藏,精心守護好文物,讓潮海關的歷史和文化得以有序傳承,同時,要進一步挖掘紅色基因,講好海關故事,真正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功能作用。(李志雄/文)
初級農產品GACC進口注冊代理公司湖州海關延伸服務長興外貿從家門口“遠洋”歐盟海關專家在義烏贊揚中國海關知識產權保護鄭州海關舉辦“海關熱線進現場”活動海關保護自主品牌 企業受益多滿洲里關區首個"雙重身份"報關單位完成備案東莞清關公司的三大優勢廣州海關兩個集體被命名廣東省直機關“志愿服務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