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網監管模式不但解決了我們加工貿易料件周轉慢的難題,還幫我們成功拓展了業務。”5月25日,日本電產汽車馬達(浙江)有限公司關務經理陳芳一邊和同事們在電腦前申報加工貿易賬冊核銷數據,一邊對海關加工貿易聯網監管模式稱贊不已。
陳芳所說的“聯網監管”是一種以企業為單元、以電子賬冊為載體的加工貿易監管模式。與傳統加工貿易監管模式不同的是,聯網監管應用了“互聯網+”思維,將加工貿易業務與互聯網聯系起來,通過網絡管理提升監管效能。今年以來,杭州海關在轄區加工貿易企業中全面推廣這一模式,幫助加工貿易企業挖掘潛能、健康發展。
做減法:省下來的成本變成了利潤
作為一家主營汽車轉向用eps/heps馬達的生產企業,“電產汽車”經常會碰到因為客戶需求變化,而不得不變更進口料件數量、合同履行時間或口岸信息的情況。“只要手冊一變更,就要跑海關業務現場提交申請和各種資料,企業離海關又遠,花在路上的時間都要大半天。”陳芳說。
聯網監管模式啟用以后,陳芳足不出戶,坐在單位電腦前敲敲鍵盤,就能完成加工貿易帳冊的設立、變更、報核等工作。“隨時申報、隨時變更,真是省力又省心。”陳芳說。初步測算,“聯網監管”每年可以為“電產汽車”減少一半的通關時間,節約下的人力、物流、倉儲成本最終都成為了企業的利潤。今年前4個月,“電產汽車”完成電子賬冊通關貨物670多批次,進口額超1600萬美元、出口額超8500萬美元。
做加法:生產更靈活 企業后勁足
除了互聯網操作的簡單和高效,聯網監管模式備受親睞的另一大優勢在于它的靈活性。浙江華友鈷業股份有限公司對此深有體會。
華友鈷業是一家鈷化學品生產的民營企業。每年4月份,企業都要花大力氣進行上一年的保稅貨物庫存盤點。看著盤點清單上的數據,總裁助理張劍虹直言比往年輕松不少:“聯網監控模式幫助我們解決了生產線原料后續跟蹤困難的問題,我們的數控工作變得輕松多了,企業管理風險也降低了。”
原來,在傳統模式下,加工貿易企業需要按單本備案手冊的數量進行進口、生產和銷售,但是由于各類料件到港時間不同,主料、輔料的數量搭配難以精確預估,華友鈷業面臨著輔料耗用較大、生產成本偏高的問題。
運用“聯網監管”模式后,原先的“手冊管理”變成了“企業管理”,華友鈷業不再需要一年辦理幾十本手冊,只需要管理好一本賬冊。“生產上可自由搭配,用最合理的組合原料來進行生產,不用考慮它們是不是在一本手冊上。”張劍虹說,“再配合海關推出的‘先行內銷、月底集中征稅’政策,我們生產就更靈活了,可以根據市場行情、客戶需求加大馬力開工了。”(周凱、陸振中/文)
海關保護自主品牌 企業受益多滿洲里關區首個"雙重身份"報關單位完成備案東莞清關公司的三大優勢廣州海關兩個集體被命名廣東省直機關“志愿服務崗”龍蝦進口清關流程天津大港海關全力保障液化天然氣冬季保供巴拿馬口岸通關指引首批進口菲律賓牛油果登陸上海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