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東北網”報道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綏芬河海關口岸貨運量、貿易額等主要進出口指標經歷了一個“升—降—升”的過程。綏芬河海關圍繞口岸發展大局,與地方黨委政府和口岸各部門、企業和社會各界加強溝通和合作配合,為推動口岸經濟形勢好轉,促進外貿發展做出了應有貢獻。記者從綏芬河海關了解到,十一五期間,綏芬河海關共監管進出境貨運量3312.4萬噸,年均降幅為2.7%;監管貿易值84億美元,年均降幅為5.2%;監管進出境車輛138.7萬輛次,年均降幅3%;監管進出境人員484.6萬人次,年均降幅11.3%。
多措并舉迎戰危機
海關是國家進出境監督管理機關,在口岸進出口活動管理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海關統計數據被稱為外貿進出口的晴雨表。據綏芬河海關統計,2006—2009四年間,綏芬河海關共監管進出境貨運量3312.4萬噸,年均降幅為2.7%;監管貿易值84億美元,年均降幅為5.2%;監管進出境車輛138.7萬輛次,年均降幅3%;監管進出境人員484.6萬人次,年均降幅11.3%。2010年前10月,綏芬河海關監管貨運量633.4萬噸,同比(比2009年同期)增長7.9%;監管貿易值20.4億美元,同比增長69.5%;監管進出境車輛26.3萬輛次,同比增長7.7%;監管進出境人員68.8萬人次,同比增長31.8%。
2008年,俄方原木出口關稅政策和國內邊貿政策調整以及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使綏芬河口岸外經貿遭遇“三大寒流”。為應對不利因素影響,綏芬河海關認真落實總署總關制定的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優惠措施,與地方黨政部門之間、進出口企業之間建立起靈敏高效的溝通協調機制,積極支持綜保區、木材保稅倉庫、大亞木業等地方政府大項目建設。為擴大通過能力,在公路口岸旅檢通道實行每周七天每天12小時通關制,貨運通道每周六天12小時通關制。采取“預約制”、“延時工作”、“屬地申報、口岸驗放”和“應轉盡轉”等便捷通關措施,方便了進出口企業。積極構建大監管體系,推進分類通關改革,對守法企業給予通關便利。為避免火車滯車壓站,結合實際情況對化肥等大宗散貨實行“先換后報”,增強了鐵路口岸通過能力。
針對近年來綏芬河公路口岸因俄方原因經常滯車的問題,綏芬河海關在作業程序、人員部署、車輛調度、監管場所管理等方面合理安排,保證了綏芬河公路口岸的正常進出境秩序。在依法行政前提下,支持地方政府應對經濟危機和邊貿政策調整采取的相關政策,支持旅游購物商品出口(民貿),采取預申報、提前申報、裝車前查驗、預約查驗等便利措施,促進民貿增長。提高服務意識,樹立海關形象,在奧運會、哈洽會、“中俄政黨論壇”和“名優商品展銷會”期間設立綠色通道,提供通關便利,受到中外旅客的贊揚。
建智能系統促通關提速
為解決口岸貨運量增長與海關監管資源不足的矛盾,建立現代海關監管模式,十一五期間,綏芬河海關堅持“向科技要效率”、“向科技要人力”,力求通過建立現代化的通關監管手段,打造“通關高速路”。在海關總署和哈爾濱海關的大力支持下,自2006年起,綏芬河海關分三期建設“智能通關作業管理系統”。2007年初,作為一期工程的鐵路口岸物流監控系統建成,實現了對鐵路現場全部監管區域和查驗場所的閉路監控功能。同年底,作為二期工程的鐵路列車圖像自動抓拍系統建成。作為查驗輔助手段,列車影像抓拍系統可對貨運列車“左、右、前、后、上”五個方位進行抓拍,形成實貨影像。現場海關關員可在報關廳內通過電腦調閱實貨圖像,為“選擇查驗”提供了依據,同時,大大降低了關員的勞動強度。
2009年初以來,加緊推進三期建設,完成鐵路口岸物流信息查詢系統開發工作,實現了進出口報關單、對應貨物圖像、商品資料庫、歷史圖像、企業信息、風險參數等信息的整合應用。“智能通關作業系統”改變了綏芬河海關手工作業的傳統監管模式,實現了邊關監管現代化、智能化。僅從視頻監控角度來看,100余個高速攝像頭使每一列進出境車輛從入境到海關放行的全程都處于監控之中。由于有了“電子眼”,關員選查一列裝運木材貨車的時間從一個小時縮短到十幾分鐘,大大提高了查驗速度。
以現代監管模式提高把關服務能力
實施風險管理是海關在嚴密監管前提下提高通關效率的必由之路。綏芬河海關在加強科技應用的前提下,大力推進風險管理與一線監管相結合。建立了風險監控專門機構,實現了24小時通關作業全程監控和即時風險預警、布控。同時,即時向業務現場發布風險信息和風險提示,強化與職能部門和一線部門的配合,提高了風險管理成果的實用性和針對性,促進了智能型海關建設。以科技設備和風險管理模式為基礎,綏芬河海關實施了機構整合和流程再造,簡化了作業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海關環節的通關速度,建立起“風險管理,一線監管,后續管理”三者互動的新型監管模式。利用新型監管模式,綏芬河海關對大宗散裝進口貨物采取便捷通關措施,縮短了列車滯留時間,為鐵路部門節省大量俄方車輛使用費。同時,大大節約了海關監管人力。
發揮優勢服務大局
在全面履行海關職能的同時,綏芬河海關樹立大局意識、服務意識和家園意識,圓滿完成了奧運安保、促進綏芬河綜合保稅區申辦建設、監管中俄聯合軍演物資裝備和人員進出境等重大工作任務,鍛煉了隊伍,促進了發展,樹立了形象,得到各界好評。地方黨政決定申辦綜保區之初,綏芬河海關成立了專門工作組跟蹤推進申辦工作,從海關角度建言獻策,提供政策法規咨詢,為申報材料和規劃方案出主意、想辦法。為獲得上級海關支持,綏芬河海關及時匯報情況,加大協調力度,積極反映綏芬河口岸各方面優勢和巨大潛力,并為上級調研、決策提供準確詳實的第一手資料。綏芬河綜保區申辦成功后,在哈爾濱海關組建綜保區海關機構籌備工作組以前,為保證綜保區建設符合海關總署驗收標準,綏芬河海關又以責無旁貸的態度主動配合,提前介入規劃建設,多次就圍網封閉、卡口設置、電子監控系統建設、辦公場所規劃建設等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協助開展涉及海關項目建設評標工作,保證了前期建設順利推進。
2009年1月,綏芬河海關被中央文明委評為“全國文明單位”,獲得了當前文明單位評比的最高榮譽,是綏芬河地區首家、哈爾濱關區首家,也是當年全國海關系統獲此殊榮的13家海關單位之一。
西安海關全力保障陜西省首條直飛歐洲航線開通福州海關加班服務“福州-臺北”貨郵包機首航海關助力農資“飛”到田間地頭進口報關費屬于什么費用?23名海關特邀監督員上崗監督執法怎么規范申報“特許權使用費”?進出口專業化國際物流的六個特點烏魯木齊海關助力新疆優勢資源轉換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