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裝載著8.3萬噸鐵礦石的貨輪靠泊錦州港散雜貨碼頭,海關關員隨即開展檢測放射性、水尺計重、扦取樣品等作業流程。這是海關總署“先放后檢”新模式實施后,沈陽關區第5船申報進境的進口鐵礦石。
為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沈陽海關積極響應口岸“提效降費”要求,貫徹落實海關總署“先放后檢”新舉措,對部分進口大宗資源性商品推行“先驗放后檢測”監管新模式,促進進口大宗資源性商品快速驗放。
傳統的進口鐵礦檢驗檢疫工作包括“現場檢驗檢疫”“實驗室檢測”“綜合評定及簽發證書”三個環節,獲取檢測結果后放行貨物。“先放后檢”新模式則是在進口鐵礦完成現場檢驗檢疫工作并符合要求后,即可提離海關監管作業場所,然后再實施實驗室檢測、綜合評定及簽發證書。
“先放后檢”新舉措施行以來,沈陽海關累計檢驗進口鐵礦5批次、共計36.6萬噸,錳礦5批次、共計2.0萬噸,鉛礦7批次、共計1.1萬噸,鋅礦8批次、共計2.8萬噸。新措施與傳統監管模式相比,進口企業可提前6-13天提貨,大幅縮短了企業提貨時間。此外,企業可以根據船期與港口作業時間提前預定裝卸和物流服務,進一步提升通關時效。
通關時間的壓縮,對生產企業來講就是“成本的壓縮”。資金鏈流轉的提速,使企業有更多的資金用以投入到技術設備的升級、生產工藝的完善、產能的擴大和市場的拓展。對于港口而言,“先放后檢”的實施加快了港區堆場的貨物周轉能力,加大了碼頭的整體運營能力。
海關強化寄遞渠道知識產權保護商務部、海關總署等七部門聯合簽發關于進一步促進汽車平行進口發展的意見菠蘿蜜進口清關代理一般貿易一站式服務天津海關查獲價格瞞騙走私文化用品案韓國商人致謝連云港海關報關周期至少縮短半天 進口便利化試點樂了外貿企業西紅柿進口報關流程及常見問題進口貨物清關通關工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