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海關支持新疆經濟發展紀實
7月21日凌晨,霍爾果斯口岸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計量站燈火通明,烏魯木齊海關隸屬霍爾果斯海關監管科的關員正在按照管輸天然氣監管規程要求,對流量計算機升級進行監管,以確保中亞管輸天然氣入境通暢。優先處理、每日巡查是烏魯木齊海關為管輸能源入境“量身定制”的特殊服務,也是烏魯木齊海關支持新疆經濟跨越式發展的一個縮影。
造“富”一方,助力特色產業
針對近年來新疆農產品出口攀升的勢頭,烏魯木齊海關積極出臺了八項措施支持和促進新疆特色農業發展,設立了“農產品綠色通道”,采取提前申報、預約通關、加急通關等便捷措施,對各類農產品出口實行“24小時”預約辦理通關手續和非侵入式查驗。同時對不同果蔬產品和企業實行分類管理,開展“門到門”服務,將查驗工作有效前置,對各類易腐易爛果蔬做到隨到隨驗,即驗即放。對地產新鮮果菜,海關關員還開展門對門的服務,直接到菜地和果園去監管。此外,各現場海關還密切關注周邊各國海關及相關部門情況,幫助企業及時掌握其政策、經濟調整情況,積極采取應對措施,為果蔬產業發展出謀劃策。
農產品出口量連年攀升,有力促進了新疆當地果蔬業的發展,由此也拉動了當地果蔬生產、貯藏、運輸行業的快速發展。目前加工番茄、甜菜、紅花、哈密瓜、啤酒花、亞麻、枸杞、沙生麻黃、甘草、肉蓯蓉等也已經成為新疆特色農業的新亮點。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新疆農產品出口4.53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4.8%。
量身定制,促進通道經濟
針對口岸進口貨物以資源、能源商品為主的特點,烏魯木齊海關對大宗資源性進口礦產品度身定制了“直通式驗放”、“f通道”等便捷通關模式,a類和aa類企業還可以享受“艙單歸并、集中申報”的特定便捷通關措施。此外,出口分類通關、區域通關等通關模式的順利推行,讓內地企業見證了新疆口岸的通關效率。今年6月,“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專列到達阿拉山口口岸,烏魯木齊海關隸屬的阿拉山口海關啟動出口轉關監管機制,整個通關流程不到4個小時,創下了該關建關以來的通關效率記錄,讓前來現場調研的重慶海關、重慶市政府的有關人員大加贊賞。
霍爾果斯海關的7天12小時工作制,滿足了中哈貿易迅猛發展的要求,也讓中外客商和旅客體會到了便捷。霍爾果斯恒信報關有限公司的代理報關員趙敏說:“有一次代理一批出口蔬菜,辦完各項手續的時候已經是下午7點了,要是原來,水果就要在庫房了多呆一天,損耗和費用就要多一些,而現在12小時通關,我們可以當天出貨,節省了倉儲費,還可以提前交貨。”
著眼長遠,構建服務鏈條
如果說便捷通關措施的出臺是烏魯木齊海關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的體現,那么烏魯木齊海關車站辦事處的設立則體現了烏魯木齊海關在促進新疆外貿快速發展過程中更長遠的規劃。隨著新疆外貿的迅猛發展,精伊霍鐵路的開通以及中哈霍爾果斯合作中心的即將建成運營,阿拉山口、霍爾果斯成為新疆通往中亞的重要門戶和通道,口岸的通關效率和吞吐量也成為影響口岸發展的重要因素。烏魯木齊海關立足國家經濟向西推進戰略高度,充分利用鐵路貨運物流完整性產業鏈優勢,在烏魯木齊火車西站設立海關辦事處,有效分解了口岸海關的通關壓力,降低了企業物流成本,提高了口岸海關通關速度。形成出境站加樞紐站、一類口岸海關加二類口岸監管點的綜合監管格局,通過鐵路轉關模式,進一步加快口岸現場通關,從而有效實現新疆“東聯西出,西來東去”外貿發展戰略和“建成向西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商品中轉集散地和進口能源資源國際大通道”的設想。車站辦事處開辦業務一年來,已驗放出口貨物50萬噸。
除此之外,烏魯木齊海關還積極開展了政策咨詢服務,協助地方政府就申請設立烏魯木齊綜合保稅區、奎屯保稅物流中心(b型)、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做好論證、咨詢、服務等工作,與誠信企業建立起合作伙伴關系,滿足守法誠信企業多元化、個性化的快速通關要求,實現全天候服務,進一步提高新疆地區對外開放水平,促進外貿發展,維護良好貿易秩序。
新疆口岸通關效率的有效提升,讓眾多外貿企業嘗到了甜頭,同時也讓新疆外貿實現持續增長。據烏魯木齊海關統計,上半年,新疆外貿進出口總值89.9億美元,同比增加40.5%,其中進口27.8億美元,同比增加137.4%,出口62.1億美元,同比增加24.1%。(段玉蓮)
進口貨物清關通關工作程序山西省第500列中歐班列開行張家港進口報關公司哪家比較好?酷暑忙驗放 海鮮快通關國外礦產東莞進口代理清關分類與資料進口通關操作實務(一)乳膠枕進口報關流程_乳膠枕進口報關清關時間讓進出境旅客感受如春的溫暖——深圳海關文明服務爭先創優小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