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日報》報道
想象中海關關員的工作應該很有“派”:驗驗證,看看單,想查誰就查誰,不僅輕松,還很神氣。
近日,記者來到我國最大的陸路口岸——皇崗海關深入體驗,一天下來,才發現這里的工作跟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皇崗海關,以進出境流量大、客貨運24小時不間斷通關而著稱。這里的一線關員們,為了守護好祖國的大門,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一絲不茍地注視著通過海關的每一輛車、每一個人、每一個蛛絲馬跡……
“我們關員都能扛得住!”
早晨七點,當記者趕到皇崗海關入境旅檢大廳時,看到當班的旅檢一處五科的關員們已經戴上潔白的手套和口罩開始工作。
這些一線關員每次一站就是連續八個小時,很多女孩子剛來時,腿都站腫了。“這還不是最苦的,在旅檢崗位有一種‘暈人癥’,剛來站崗時,長時間面對著潮水般洶涌的人流,整個人都會感到頭昏腦脹,腸胃不適,反應襲來時人都站不穩。”旅檢處關員小陳這樣告訴記者。
“我們的生活幾乎沒有規律,長年24小時三班倒。”小陳站在旅檢口崗位上,眼睛一邊盯著來來往往的旅客,一邊跟記者介紹著情況。多年的執法經驗使這些一線關員都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可以根據旅客的走路姿勢,表情等一些微妙的細節來判斷是否需要查驗。“一般眼神游離,或者左顧右盼,走路僵直的都會存在嫌疑。”
“那他們會配合嗎?”記者問。“大部分會,但也經常有些旅客,你查他,他覺得是有意刁難,你要他補稅,他覺得是你亂收費,為此,我們經常被旅客質疑。若遇到真的夾帶違禁物品的‘水客’,他們甚至會拿著匕首進行威脅。”
就在前幾天,正是在旅檢口,一名關員在查驗“水客”時,被對方搡倒,導致手腕骨折。
據旅檢一處五科的曾科長介紹,有的旅客喝了酒發瘋,甚至辱罵關員,要多難聽有多難聽……
“那怎么處理?”曾科長笑笑告訴記者:“我們這里的關員,都能扛得住,這也是我們的紀律要求!”旁邊的小陳補充道:“有的女關員剛來時會被罵哭,但工作一段時間后大家都會坦然面對,自我解壓,調整心態,因為在這里,我們代表的是國家的形象!”
貨運查驗員和他的“蒸籠房”
作為我國最大的陸路口岸,皇崗海關承擔著客、貨運雙重任務,每日除了有18.74萬人次的旅客通關外,貨運的通關量也是全國之最:從這里通過的貨車每天達到1.3萬輛次,客車也有1.18萬輛次。
“林海生,這輛車是你的。”在皇崗海關查驗辦公室,接派崗位上的楊誠對著隔壁喊了一聲,一位年輕的關員立刻走了過來。整理好單證,帶著兩名協查武警,林海生向三號查驗臺出發。
今天是陰天,但十一月份的深圳仍然悶熱,平均溫度達到攝氏二十八九度,而等待查驗的集裝箱卡車,箱內溫度早已達到攝氏四十度以上。“現在沒太陽還好點,晴天的話,箱內溫度一般在攝氏五十度左右,夏天最高有攝氏六十多度,只要在箱口站一會兒就會大汗淋漓。”林海生笑著說。
林海生拿著手中的單子一項一項認真比對著,從品名,到質感、公斤數,再到箱子數量,甚至貨車車頭、油箱、集裝箱夾壁都要按照布控指示一樣樣查看有無夾藏嫌疑。
幾分鐘后,氣味刺激得記者有點呼吸困難,額頭也冒出了汗珠……再一看林海生的頭發已經像是被水洗過一樣,汗水滴落在制服上,背部也已經濕透了,還被浸出多條不規則的花紋,但他全然不顧。
“干這一行從不后悔”
晚上9時許,皇崗海關的三號查驗臺辦公室內仍然一片繁忙。
為了適應深港兩地經貿發展的需求,自1994年11月4日起,皇崗海關的貨運渠道便實現了24小時通關。
9時半,已經有三十年工齡的區科長,仍然堅持值守在審批崗位上,寸步不離。一會兒緊盯桌上的電腦顯示屏,對申報單上的各項記錄一一核對,一會兒又根據指令簽署集裝箱出口放行審批單,連水都沒顧得上喝一口。
快晚上十點了,記者眼睛感覺又澀又痛。可區科長依然神情專注,熟練地重復著單調的動作,嫻熟地簽發各種指令。他告訴記者,眼下不算什么,通宵班最難熬,雖然業務量減少,但隨時會有突發任務或者貨代上門辦理相關手續,根本不能打盹……
記者了解到,由于崗位的特殊,這些一線關員沒有節假日,生活長期處在黑白顛倒生物鐘紊亂的節奏中,很多人長期失眠,患上了胃病,家里的的老人和妻小也無法照顧……當記者問他們“做這一行苦不苦”時,這些平時一臉嚴肅的海關人此時都很靦腆地回答:“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辛苦,這里的工作雖然枯燥,但是我們覺得很有意義,從不后悔……”
煙臺海關查獲非法入境人體胎盤素針劑和膠囊深圳航空運輸出口的操作(一)海關門戶網站發布《俄白哈關稅同盟通關指南》進口染料報關代理的流程是怎么樣的?2022已更新(今日/干貨)海口海關助力海南高端藥劑進軍歐美市場進口報關關海關征稅后發現貨物品質問題如何處理【鋁錠進口清關代理公司】告訴你鋁錠進口流程進出口商品歸類 | 疫情防控物資歸類指南:醫用防護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