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常熟綜合保稅區內企業——眾達機械工程(常熟)有限公司開出了第一張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增值稅發票,這標志著常熟綜保區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正式啟動。
作為常熟綜保區首家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企業,眾達機械元旦假期后上班第一天即通過常熟海關辦理了旋鎖、鐵鏈等金屬制品貨物的內銷手續,涉及貨值9.3萬元、發票金額10.5萬元、增值稅額1.2萬元。
“現在產品內銷也可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彌補了原本綜保區內企業無法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稅額無法抵扣的短板。資格試點后,我們公司全年購進項目抵扣稅額可增加250萬元,報關費用可減少50萬元,今年就可以為企業節約成本300多萬元。”在眾達機械物流部經理嚴春亞看來,在當前疫情影響國際市場持續低迷的大環境下,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為企業開拓國內市場帶來了政策紅利。
所謂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是指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超過財政部規定的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企業和企業性單位,其特點是增值稅進項稅額可以抵扣銷項稅額;綜合保稅區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是指賦予綜合保稅區內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是國家為支持外貿企業“轉場”內銷的創新政策,試點企業具備保稅、非保稅雙重身份,不僅可以抵扣相應稅額降低成本,還有助于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拓展國內國際兩個市場。
2020年9月,常熟綜合保稅區正式獲批開展海關特殊區域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在取得資格試點之前,區內企業在面向國內市場時需向海關報關,無法開具增值稅發票,不能享受增值稅抵扣政策,導致經營成本高于一般企業。而獲得試點企業資格后,區內享有一般納稅人資質的企業,采購和銷售均視同國內普通企業對待。
目前,常熟海關正全力協助綜保區內更多企業申請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指導企業開展物料流轉、通關申報、賬冊調整等各項業務。并積極對接綜保區管理局、稅務、財政等部門建立聯合監管和信息共享機制,在完善監管服務流程惠及企業上下功夫。通過該政策的積極推行,把綜保區由傳統的適應“兩頭在外”的“單開門”轉變為面向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靈活雙向的“雙開門”,為促進外貿穩定增長提供有力支持。(陶純 錢季平 居一佳/文)
深圳海關走一條自覺養成的群眾路線貨運代理的一些知識點,中越陸運進出口公司告訴你寧波海關查獲一批假冒名牌家電產品常熟海關志愿者服務隊:獻出血濃于水的真情進口越南凍帶魚清關問題歸納杭州海關啟動“國門綠盾2021”行動舟山企業在家門口享上海自貿區優惠政策廣西首票跨境電商1210出口業務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