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洲里是中國北方的一個邊陲小城,由于緊靠俄羅斯、毗鄰蒙古的獨特地理位置,發展成為中國著名的陸路通商口岸。解放戰爭初期,抗戰的硝煙剛剛散去,戰爭的創傷還未得到恢復,東北地區工業生產蕭條,財政經濟困難,人民軍隊裝備不足,人民生活必需的棉布、食鹽等生活用品匱乏。解決軍需民用物資的后勤供給成為我黨我軍鞏固東北解放區,支援全國解放戰爭的關鍵性問題。當時能援助我們的只有蘇聯,借助社會主義陣營的力量,開展對蘇貿易勢在必行。1946年8月,東北解放區派代表在哈爾濱向蘇聯貿易代表提出雙方進行貿易的問題。同年10月,蘇聯答復同意中方派代表去蘇聯談判,東北解放區立即派代表赴海參崴同蘇聯紅軍遠東軍團司令部協商雙方貿易問題。
為了開展對蘇聯的貿易,中共中央東北局組建了對蘇貿易機構,同時決定在毗鄰蘇聯的滿洲里口岸籌建辦事處。1946年11月20日,奉中共中央東北局命令,常彥卿、賈石等同志乘坐火車從齊齊哈爾出發,經過6天的艱苦行程到達滿洲里,成立西滿軍區駐滿洲里辦事處,常彥卿任副處長、中長鐵路滿洲里鐵路軍代表。常彥卿一行到達滿洲里后,整頓隊伍,清理站區線路,為開展貿易創造條件。
1946年冬天,出口蘇聯的第一車面粉從哈爾濱抵達滿洲里站,經過換裝順利出口。從此拉開了東北解放區對蘇聯大宗合同貿易的序幕。在此期間,大家克服嚴酷的自然環境和物資匱乏的困難,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向北發展,向南防御”的戰略方針,出色地完成了黨交給的各項工作,對支援解放戰爭前線作出了重要貢獻。
1949年1月1日,根據東北稅務總局的指示,滿洲里口岸管理局抽調6名干部,組成了滿洲里關稅局。1949年1月3日,滿洲里關稅局正式成立,作為人民政權轄屬的海關,開始監管進出口貨物和征收關稅。當時的滿洲里關稅局歸東北稅務總局領導,由滿洲里口岸管理局局長常彥卿兼任局長。同年10月1日,根據東北稅務總局、東北海關管理局聯合通知,滿洲里關稅局正式劃歸東北海關管理局領導。1950年1月1日,滿洲里關稅局改稱滿洲里海關。同年2月11日,改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滿洲里關,歸中央人民政府海關總署領導,并受東北人民政府指導。
滿洲里關稅局的成立,翻開了滿洲里海關歷史上輝煌的一頁,當時全國尚未解放,滿洲里海關成為解放區大后方重要物資基地,有力地支援解放戰爭。1949年1月至1949年12月,滿洲里關稅局征收進口稅2.01億元(舊幣),出口稅0.44億元(舊幣)。1950年,滿洲里關制定《關于口岸發往分撥站進口未稅貨物監管驗放辦法暫行規定》,要求進口貨物凡到站設有海關的,經滿洲里關批準,可以轉運到貨物到站海關辦理納稅手續。1950年,滿洲里關征收進口關稅11.51億元(東北幣),征收代征貨物稅31.52億元(東北幣)。
1951年,中蘇鐵路開始聯運,收發貨人只需辦理一次托運手續,貨物就可以直接運抵目的地,手續極為簡便。為了突破帝國主義陣營對中國進行的經濟封鎖、禁運,經滿洲里口岸進出境貨物急劇增多。1951年為全國第三位,1952年至1955年為全國第一位。
往事如煙,一切都已成為歷史,塵封在人們的記憶里。昔日小城的孤荒背影已被一座座巍然林立、中西合璧的高樓大廈取代,崎嶇不平的土地早已被寬闊平坦的城市交通網覆蓋,市中心的高架廣告向人們展示著時代的步伐,貫通南北的立交橋就矗立在我們的眼前。至于海關歷史的變遷更是來不及細數,如今的滿洲里海關,凝聚人氣,步步高歌;如今的滿洲里海關人,勵精圖治,奮發向上,以永不言滿的態度、永不枯竭的激情、永不停歇的奮斗,賡續當年滿腔熱血支援邊疆的老海關人的精神血脈,繼續付出百倍的努力,不斷把事業推向新的高度。
【廣州化妝品進口報關】化妝品如何進口報關海關助力義烏網購保稅進口超100萬單上海海關簽發全國首份未再加工證明助力上海自貿試驗區開展國際分撥業務國際空運進口流程說明上海海關助滬企RCEP享惠進出口值破千億元苜蓿草進口到上海找專業的清關代理公司中山海關強化監管 助力兒童洗護用品拓展海外市場貨運代理集裝箱操作常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