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拱北海關所屬斗門海關全力推動轄區特色農食產品出口,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據統計,今年1-10月,斗門海關監管出口農食產品貨值約7.3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約20%。
特色水產品遠銷海外
近年來,珠海市斗門區的水產養殖業已成為農業支柱產業之一。斗門海關深化產業幫扶,全力促進轄區特色水產品拓寬外銷渠道。
“筍殼魚深受消費者喜愛,我們一直很想打通本地筍殼魚的外銷之路。”珠海市斗門榮德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梁長根說。
為推動筍殼魚出口,斗門海關收集梳理出口目的國的檢疫要求,提供咨詢服務和技術支撐,開展安全風險監控和疫病監測,指導企業不斷完善標準化質量控制體系。同時,海關積極為養殖場與出口企業“牽線搭橋”,通過“基地+企業”的模式緊密連接供銷環節,保障產品源頭安全的同時促進企業和農戶雙贏。
今年7月,珠海市斗門榮德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向馬來西亞出口了首批筍殼魚,這大大提振了養殖戶們的信心。代理該次出口業務的珠海市源潤水產科技有限公司經理周金桃說:“斗門海關全程指導,幫助我們解決了筍殼魚長途運輸監管、封識、中轉等問題。”在海關支持下,斗門區企業將筍殼魚出口的范圍不斷擴大,截至目前共有25噸的筍殼魚遠銷東南亞。
為進一步保障出口產品鮮活度,助力企業降本增效,斗門海關設置鰻魚出口快速通關專用窗口,提供便捷出證服務。設立鮮活易腐農食產品查檢綠色通道、24小時預約通關,實現高效放行。
在海鱸集中上市期,如何將“產量”轉化為“銷量”,是當地水產戶的心頭大事。經過前期充分調研,結合企業出口訴求,斗門海關引導企業走鱸魚精深加工路線,提高產品附加值,延伸水產產業鏈,深入養殖場實地指導企業合規養殖。今年以來,斗門區4家海鱸養殖場成功通過出口備案評審。
預制菜拓展外貿空間
近年來,珠海預制菜產業不斷發展。斗門海關全力幫扶企業搶抓機遇,研發、出口附加值高的預制菜產品,助力現代農業與現代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今年9月,斗門海關保障首批熟制石岐乳鴿供澳,截至目前,該關已累計監管1.95噸熟制乳鴿、白切雞等預制菜出口。
為助推特色預制菜搶占市場,斗門海關積極落實推進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相關措施,深入調研預制菜行業企業,加強預制菜出口企業培育,解讀擬出口目的國相關法規標準,指導企業優化加工包裝、冷藏冷凍等產品工藝流程。在查驗、送檢、放行、出證等環節,海關緊密銜接,保障預制菜高效通關。
“目前我們的濃縮魚湯和咖喱牛腩相繼出口,我們也有信心推出更多新風味、新種類。”珠海嘉之味食品有限公司經理郭志光說。
農食產品安全穩定供港澳
長期以來,珠海是內地供澳農食產品的重要輸出地。位于斗門區的珠海市金同農副食品有限公司向港澳出口冰鮮雞、鴨、鵝等農食產品。“斗門海關從生產過程、包裝儲存一直到運輸出口全流程指導,幫助我們從源頭抓好品控,提升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該公司經理羅賽說。
為保障供港澳農食產品安全,斗門海關深入企業加強對港澳安全衛生標準及相關法律法規和檢疫要求的宣傳解讀,督促企業提升自檢自控能力。
同時,斗門海關致力于保障供港澳農食產品搶“鮮”通關:開通屬地查檢“綠色通道”,提供“7×24”小時服務響應企業訴求,疊加“5+2”預約查檢、優先查檢、快速審單出證等便利化措施,促進通關效率再提速,助力供港澳農食產品通關“零延時”。(陳翰梓/文)
寧波海關查獲最大宗假冒BIC剃須刀維護中國制造 上海海關查扣2200臺出口侵權縫紉機如何補充海關申報報關及修改內容南京海關服務中亞班列入出橫琴澳門單牌車備案突破5000輛 海關為民辦事見實效廈門口岸檢出輸入性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綠色查驗通道”為企業服下“定心丸”“智能審核”原產地簽證跑入5G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