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以來,一些行業(yè)受到了較大影響,特別是凍品行業(yè)——新型冠狀病毒在低溫環(huán)境下存活更久,易導致冷鏈病毒傳播。走私凍品不僅嚴重破壞海關的監(jiān)管秩序和正常的貿易秩序,也存在新冠肺炎疫情傳播的風險,嚴重危害公共衛(wèi)生安全和食品安全。因此,國家及各地都推出了針對凍品行業(yè)加強監(jiān)管的相關政策。本文將著重分析目前凍品企業(y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可能遇到的刑事法律風險。
走私犯罪
走私國家禁止進出口的貨物、物品罪
通過檢索中國裁判文書網發(fā)現,凍品行業(yè)最常觸及的刑事犯罪案件是走私犯罪,而其中涉及最多的罪名是走私國家禁止進出口的貨物、物品罪。
走私國家禁止進出口的貨物、物品罪是指違反海關法規(guī),逃避海關監(jiān)管,非法攜帶、運輸、郵寄珍稀植物及其制品等國家禁止進出口的貨物、物品進出入國(邊)境的行為。自然人和單位均可構成本罪的主體。
在相關案例中,除繞關走私及其提供相關幫助行為的情況外,凍品行業(yè)中最易觸犯走私國家禁止進出口的貨物罪的情形是,行為人在明知凍品來自疫區(qū)或禁止進口的國家或地區(qū)的情況下,仍然向走私人購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以下簡稱《刑法》)第一百五十五條規(guī)定,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購國家禁止進口物品的,或在內海、領海、界河、界湖運輸、收購、販賣國家禁止進出口物品的,以走私國家禁止進出口的貨物、物品罪論處。
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
在凍品業(yè)相關刑事案件中,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的數量僅次于走私國家禁止進出口的貨物、物品罪。
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是指違反海關法規(guī),逃避海關監(jiān)管,非法運輸、攜帶、郵寄普通貨物、物品進出國(邊)境,偷逃應繳稅額較大或者1年內曾因走私被給予2次行政處罰后又走私的行為。
凍品相關的走私普通貨物案件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以海上走私為主的繞關走私案件;另一類是涉及以低報偽報等方式通關的走私案件。
在涉凍品走私普通貨物案件中,不乏企業(yè)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購走私進口貨物的情形。此類案件與前述涉走私國家禁止進出口的貨物、物品罪主要的不同在于,貨物的來源地不是境外疫區(qū)或禁止進口的國家或地區(qū)。
此外,在涉及低報偽報的企業(yè)中,不少是因為貨主貪圖便宜,在支付“包稅費”后,放任代理公司采取任何形式通關的。企業(yè)尤其要注意的是,即使并未實際參與虛假單證的制作,也未經手任何報關材料,但是貨主在明知“包稅費”明顯低于貨物正常進口的應繳稅額情況下,仍然委托該代理公司進口貨物的,貨主是具有放任走私主觀故意的,與代理公司構成走私犯罪的共犯。
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
明知行為人銷售的是走私凍品,卻仍然選擇購買的行為,還有可能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的行為。依據相關司法解釋,掩飾、隱瞞犯罪所得及其收益達到10萬元以上的,就屬于情節(jié)嚴重范疇,依照《刑法》規(guī)定,應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本罪與前述《刑法》第一百五十五條規(guī)定的主要區(qū)別在于,行為人是否“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購”走私貨物。例如,行為人購買的是屢經轉手的走私貨物,有可能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
妨害動植物防疫、檢疫罪
銷售未經檢驗檢疫的境外凍品,若檢測出具有來自別的國家或地區(qū)動物身上的病原體等,可能觸犯妨害動植物防疫、檢疫罪。
妨害動植物防疫、檢疫罪是指違反有關動植物防疫、檢疫的國家規(guī)定,引起重大動植物疫情的,或者有引起重大動植物疫情危險,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若單位構成本罪,則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處罰。
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
銷售國家為防控疾病明令禁止銷售的凍品等情況,若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可能構成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
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是指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此類案件的行為同時侵害了不特定消費者的健康權,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還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檢察機關可以依法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以維護社會公共利益。
其他相關刑事風險
2022年1月21日,根據北京警方通報的涉疫案件情況,在針對出現的冷鏈儲存運輸從業(yè)人員確診病例情況,配合衛(wèi)健、疾控和市場監(jiān)管等部門開展流調溯源、行政監(jiān)管過程中,北京警方發(fā)現某食品批發(fā)部經營人楊某某違反冷鏈食品疫情防控有關規(guī)定,擅自將自東南亞某國進口的帶魚等海產品的進口標簽更換為國產標識,以逃避進口冷鏈產品正常監(jiān)管,存在引發(fā)新冠肺炎疫情傳播的嚴重危險,已被警方依法立案偵查。
此類拒絕執(zhí)行衛(wèi)生防疫機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防控措施,引起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可能構成妨害傳染病防治罪。若是故意傳播突發(fā)傳染病病原體,危害公共安全的情況,可能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tips
一是在采購進口凍品時,一定要明確貨物的來源,注意凍品相關檢疫證明等進口文件的真實性,以及貨物的合法性,不要采購來路不明的貨物,防范相關刑事犯罪風險。
二是在進口申報環(huán)節(jié),必須慎重對待報關,應做到如實申報,密切關注通關過程中申報的品名、規(guī)格、數量和相關單證的真實性,并對低價包稅等情況提高警惕。
三是企業(yè)應當提高日常刑事法律風險防范意識,合規(guī)、合法經營。
天津東疆海關監(jiān)督退運禁止進口固體廢物126.9噸危險品空運進口報關操作案例2016年中國海關知識產權保護典型案例多地海關開展打擊大米走私集中收網行動 查證涉案大米30萬噸烏魯木齊海關打響“綠風”專項行動第一槍汕頭海關順利開展智能審圖現場即決式制圖工作“海關+AI”助力“無感”快速通關上海吳淞口迎來今年首艘郵輪 海關提供通關便利寄文件到日本那家快遞最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