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在青島海關隸屬煙臺海關現場監管下,7.8萬噸進口原油通過輸油管道從煙臺西港區輸送到淄博煉油廠,這標志著山東最長的一條輸油管道——煙臺至淄博輸油管道正式投入運營。
“海關快速驗放,保障了進口原油及時通過管道輸送至煉油廠。”中化工儲運有限公司船貨代理部經理賈立濤介紹,通過管道運輸原油模式花費時間短,且相比“港口-汽運-煉廠”的模式,“港口-管道-煉廠”的運輸成本至少降低30%,企業生產成本減少。
煙臺至淄博輸油管道,是山東省最長、工藝最復雜、技術最先進的公共服務原油管道。管道投入運營,將提升煙臺西港區油品業務競爭力,同時會降低山東地煉企業成本,推動山東石油煉化及相關行業發展。
海關針對原油進口定價周期長、單票貨值高、卸貨周期長等特點,采取提前備案、提前審價、船邊驗放等便利措施,提升口岸通關效率,保障相關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據統計,今年前11個月,煙臺海關共驗放進口原油142萬噸。
(姜蓉/文)
Kosher認證幫助你擴大出口貨量1分鐘了解廈門進口鋰礦石報關的這4項注意事項進口細胞清關需要哪些資料,了解一下!安徽首條國際貨運航線開通寧波海關查獲違規出口煙花爆竹117.2噸加速推動貨物報關和提離 上海海關出臺第二批通關保障措施上海進口枕頭的清關資料航空貨運基本模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