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商店的庫存管理,分為店頭陳列商品的庫存和倉庫庫存。商品庫存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以最小庫存獲得最大銷售額,保持適當庫存,區別暢銷商品與非暢銷商品,防止盜竊、損傷品造成損失。
(1)利用目標商品周轉率決定年度適當庫存的方法。其計算方法是:
①年度目標銷售額/目標商品周轉率(適當目標庫存額)(金額)
②年度目標銷售額/平均庫存成本額(商品投入資金周轉率)(次)
③年度目標銷售成本/平均庫存成本額(成本基礎的商品周轉率)(次)
④年度目標銷售額/平均售價庫存額(售價基準的商品周轉率)(次)
(2)利用目標庫存保有天數決定庫存目標的方法。其計算方法是:
①目標一天平均銷售額×目標庫存保有天數=年度適當庫存目標(金額)
②365天/商品周轉率=庫存保有天數
(3)利用適當庫存法決定每月適當庫存的方法。其計算方法是:
年度適當庫存目標+(各月銷售目標-月平均銷售目標)=各月適當庫存(金額)
商品庫存管理的根本點,是達到以最小的庫存費(或庫存量),提高銷售的周轉率的目的。從商業的目前發展狀況看,大型商業企業高度重視物流,商品庫存問題解決較好,但中小商業或店鋪還有不少是實行傳統商品庫存模式。因此,零售業有必要實施供應商庫存管理。實施零售業供應商庫存管理的具體如下:
①建立顧客情報信息系統。
要有效地管理銷售庫存,通過建立顧客的信息庫,供應商能夠掌握需求變化的有關情況,把由零售商的需求預測與分析功能集成到供應商的系統中來。
②建立銷售網絡管理系統。
供應商要很好地管理庫存,必須建立起完善的銷售網絡管理系統,保證自己的產品需求信息和物流暢通,如:保證自己產品條碼的可讀性和惟一性,解決產品分類、編碼的標準化問題及解決商品存儲運輸過程中的識別問題。目前已有許多企業開始采用mrpii或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這些軟件系統都集成了銷售管理的功能。通過對這些功能的擴展,可以建立完善的銷售網絡管理系統。
③建立供應商與零售商的框架協議。
供應商和零售商一起通過協商,確定處理訂單的業務流程以及控制庫存的有關參數(如再訂貨點、最低庫存水平等)、庫存信息的傳遞方式(如edi和internet)等。
④設定標準庫存計劃。
在設定經銷商的適當庫存計劃時,應先掌握經銷商所經銷的每一不同代號、不同產品種類的數量;并計算從訂購產品到進貨這一過程所需要的時間;而且須按產品類別,每種不同型號產品設定適當的庫存量。
一般常用的方法是,根據銷售分析數據為基礎,衡量最近實際需要之動向,加上經銷商的方針,累計預定銷售內容,再從預計銷售,求出適當庫存數量。需要注意是,周轉資金究竟是有限的,要以最小的資本達成最大的銷貨,衡酌資金調度情況,設定金額的庫存數量預算;并且就有限度資金觀點,修正設定適當庫存數量。若干缺貨產品失去銷貨機會為無可奈何的事;只得把銷售頻度少的產品放棄,或轉換成由制造廠家負責庫存。
⑤暢銷品保持適當庫存量。
經銷商向制造廠家訂貨補充庫存的制度,可分為適量訂貨與定時訂貨。
適量訂貨是當庫存數量到訂貨點以下時為訂貨日,并視當時情況定量訂貨;而定時訂貨則為設定每月中一次兩次調查日,就標準數量不足部分加以補充。采取訂貨點式時,由于幾乎每日均有訂貨手續之故,制造廠家也必須實施訂貨點式庫存管理。另一方面,若采取按月訂貨方式,到某一特定的日子,主貨統計完成,可以投入制造廠家的生產計劃,連同送貨一次完成。采用這兩種訂貨方式的混合式,即定時定量訂貨方式的較為普通。以上是就所有銷售通路稍作說明。而在實際使用中,購買方式并不相同,因此,銷售人員應隨時留意如何讓使用者的庫存與公司本身的庫存彼此密切結合。
總之,零售企業的商品庫存管理是要進一步加以改進的。而供應商庫存管理模式是值得試行和借鑒的。因為隨著市場和管理的規范,當今企業間的競爭已不僅僅局限于慘烈的無原則的低價競爭,更主要的是通過科學化的管理,壓低產品成本,使企業進入良性軌道,而庫存管理水平直接決定著其產品在終端的價格競爭力,是取得競爭勝利的一個重要砝碼。
茂名海關深入踐行群眾路線 解企憂 促發展福州港口岸羅源灣港區擴大開放通過國家級驗收泰國干堅果進口報關的申報要素以及關稅海關、邊檢緊密合作 共建和諧空港渝新歐首次全程運郵測試成功唐山海關開始受理與上海海關間區域通關業務棕櫚油進口報關公司告訴你清關資料,看就曉得了“FTA惠蘇企”論壇在寧舉行 南京海關推進FTA紅利釋放